[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57320.1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7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马驰;何孝明;周跃进;张德贵;徐明峰;孙红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18/26 | 分类号: | B65H18/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铜带压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属于压带领域,其中两块螺母固定座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上设有螺母,丝杆穿过螺母,且该丝杆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盘,其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套筒内,套筒设置在第三铰接轴的中部,第三铰接轴铰接设置在压臂的矩形框架结构的两较长支臂之间,其中两较长支臂均向下延伸形成下伸出部,该两下伸出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铰接轴,第二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压臂固定座上,两较长支臂均向上延伸形成上伸出部,该两上伸出部之间设置有压轮,压轮在压紧铜带卷带尾时压轮中轴线不低于铜带卷中轴线,本方案中采用丝杆传动配合铰接压臂实现了铜带卷带头带尾的压料需求,且该装置稳定性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带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精磷铜粗轧后需要对铜带卷径为1450mm,宽450mm的母带材进行分条,在分条过程中大卷径的铜带头部部分不采取压带措施会导致铜带卷在开卷过程中整卷松动,如果铜带卷的尾部部分不采用压带措施,则其会在放卷设备处外翻,极易伤人。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液压油缸带动压轮转臂结构实现带头带尾的压料,但是液压系统不仅投资相对较高,液压站占地较大,其还存在液压油泄漏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铜带压带装置以替代液压装置,实现投资最低,占地最小,使用维护成本最低,并同时实现铜带的分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液压压带装置投入高、液压油易泄漏稳定性不高的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本方案中采用丝杆传动配合铰接压臂实现了铜带卷带头、带尾的压料需求,且该装置稳定性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式铜带压带装置,包括底座、丝杆和呈矩形框架结构的压臂,所述底座上垂直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螺母固定座和呈U型结构的压臂固定座,其中,两块螺母固定座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的中部设置有垂直于其的螺母,上述丝杆穿过螺母,且该丝杆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盘,其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套筒内,所述套筒设置在第三铰接轴的中部且垂直于第三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轴铰接设置在上述压臂的矩形框架结构的两较长支臂之间,且所述第三铰接轴低于第一铰接轴;
其中,上述两较长支臂均向下延伸形成下伸出部,该两下伸出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压臂固定座上,所述两较长支臂均向上延伸形成上伸出部,该两上伸出部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压轮,所述压轮在压紧铜带卷带尾时此压轮的中轴线不低于铜带卷的中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臂且高于第三铰接轴的部分朝向铜带卷弯曲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臂的两较长支臂之间设有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旋转盘上设有手持把手,且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轮的材质为聚氨酯。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7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指按压制动式宠物牵引绳
- 下一篇:一种固液分离用单缸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