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震安全仓的门支撑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57231.7 | 申请日: | 2020-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5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峻华 | 
| 主分类号: | E06B1/52 | 分类号: | E06B1/52;E06B3/46;E04H9/00;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卞勇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支撑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种避震安全仓的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门柱,门顶梁以及门底梁,所述门顶梁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上端连接,且门顶梁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柱上端连接,所述门底梁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下端连接,且门底梁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柱下端连接,所述门柱的上端与门顶梁连接且门柱的下端与门底梁连接,所述门柱与第二支撑柱平行并且设在第二支撑柱的侧边。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先将门支撑架相互拼接组合,再将各部位分别与安全仓墙体内侧固定连接,即可完成门支撑架组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与安装,并且拼接结构紧凑,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和抗压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灾害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避震安全仓的门支撑架。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会使地面、建筑物以及山体受到震动破坏,发生地面塌陷和房屋倒塌等现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为了能在地震时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人们开始对避震安全仓进行研究和实践,避震安全仓的侧墙体上需要设置推拉门板供避震人员出入仓体,门板需要固定在门支撑架上,现有的门支撑架结构复杂,安装非常不方便,并且地震时常常有重物撞击仓体,门支撑架支撑强度不足容易被撞坏,发生门板无法打开的情况。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震安全仓的门支撑架,结构简单并且拆装方便,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能够使门板推拉更加稳定。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避震安全仓的门支撑架,其中,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门柱,门顶梁以及门底梁,所述门顶梁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上端连接,且门顶梁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柱上端连接,所述门底梁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下端连接,且门底梁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柱下端连接,所述门柱的上端与门顶梁连接且门柱的下端与门底梁连接,所述门柱与第二支撑柱平行并且设在第二支撑柱的侧边;
所述门顶梁具有与第一支撑柱连接的第一门顶梁连接端以及与第二支撑柱连接的第二门顶梁连接端,所述第一门顶梁连接端设有第一门顶梁燕尾榫,所述第二门顶梁连接端设有第二门顶梁燕尾榫,所述第一支撑柱设有与第一门顶梁燕尾榫嵌合的第一门顶梁燕尾槽,所述第二支撑柱设有与第二门顶梁燕尾榫嵌合的第二门顶梁燕尾槽,所述门底梁具有与第一支撑柱连接的第一门底梁连接端以及与第二支撑柱连接的第二门底梁连接端,所述第一门底梁连接端设有第一门底梁燕尾榫,所述第二门底梁连接端设有第二门底梁燕尾榫,所述第一支撑柱设有与第一门底梁燕尾榫嵌合的第一门底梁燕尾槽,所述第二支撑柱设有与第二门底梁燕尾榫嵌合的第二门底梁燕尾槽;
所述门顶梁的下表面设有门顶滑槽,所述门顶滑槽由第一门顶梁连接端向第二门顶梁连接端方向延伸,所述门底梁的上表面设有门底滑槽,所述门底滑槽由第一门底梁连接端向第二门底梁连接端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门顶梁燕尾榫的上表面由第二门顶梁连接端向第一门顶梁连接端方向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一门顶梁燕尾榫的下表面由第二门顶梁连接端向第一门顶梁连接端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第二门顶梁燕尾榫的上表面由第一门顶梁连接端向第二门顶梁连接端方向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二门顶梁燕尾榫的下表面由第一门底梁连接端向第二门底梁连接端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门底梁燕尾榫的上表面由第二门底梁连接端向第一门底梁连接端方向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一门底梁燕尾榫的下表面由第二门底梁连接端向第一门底梁连接端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第二门底梁燕尾榫的上表面由第一门底梁连接端向第二门底梁连接端方向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二门底梁燕尾榫的下表面由第一门底梁连接端向第二门底梁连接端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峻华,未经张峻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7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除垢结构的溶解罐
- 下一篇:偏摆式取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