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移动构建数据机房实时热分布地图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56166.6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5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许鑫洁;王瑜;牛晓熠;刘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K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移动 构建 数据 机房 实时 分布 地图 系统 | ||
1.机器人移动构建数据机房实时热分布地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第一机柜(1)、第二机柜(2)、第三机柜(3)、第四机柜(4)、第五机柜(5)、第六机柜(6)、第七机柜(7)、第八机柜(8)、可伸缩移动式机器人(9)、显示屏(10)、伸缩调节杆(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三温度传感器(14)、第四温度传感器(15)、第五温度传感器(16)、第六温度传感器(17)、第七温度传感器(18)、第八温度传感器(19)、热成像仪(20)、设计移动路线(21)组成;
其中,第一机柜(1)、第二机柜(2)、第三机柜(3)、第四机柜(4)依次并列组成第一排,第五机柜(5)、第六机柜(6)、第七机柜(7)、第八机柜(8)依次并列组成第二排;
显示屏(10)位于可伸缩移动式机器人(9)的面部,伸缩调节杆(11)位于可伸缩移动式机器人(9)的上半身正中心,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三温度传感器(14)、第四温度传感器(15)、第五温度传感器(16)、第六温度传感器(17)、第七温度传感器(18)、第八温度传感器(19)由上到下依次排成一列,位于可伸缩移动式机器人(9)的上半身正面,热成像仪(20)位于可伸缩移动式机器人(9)的头部;
可伸缩移动式机器人(9)的设计移动路线(21)首先经过第一机柜(1)、第二机柜(2)、第三机柜(3)、第四机柜(4)的正面,然后经过第五机柜(5)、第六机柜(6)、第七机柜(7)、第八机柜(8)的正面,再经过第五机柜(5)、第六机柜(6)、第七机柜(7)、第八机柜(8)的背面,绕到第五机柜(5)、第六机柜(6)、第七机柜(7)、第八机柜(8)的背面,最后完成一个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移动构建数据机房实时热分布地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设计移动路线(21)是可伸缩移动式机器人(9)在数据机房内的运行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移动构建数据机房实时热分布地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可伸缩移动式机器人(9)头部安装有热成像仪(20),身体上部安装有伸缩调节杆(11),伸缩调节杆(11)调节机器人身体上部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三温度传感器(14)、第四温度传感器(15)、第五温度传感器(16)、第六温度传感器(17)、第七温度传感器(18)、第八温度传感器(19)的上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移动构建数据机房实时热分布地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三温度传感器(14)、第四温度传感器(15)、第五温度传感器(16)、第六温度传感器(17)、第七温度传感器(18)、第八温度传感器(19)测量机柜外各处环境温度,并利用热成像仪(20)将机柜表面热点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移动构建数据机房实时热分布地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形成的热分布图在显示屏(10)上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61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调速开关
- 下一篇:电动工具碳刷磨损断电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