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椎后路椎间隙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5892.6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4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俞明晨;李俊杰;梁舒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周济妹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椎 后路 间隙 撑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椎后路椎间隙撑开器。所述腰椎后路椎间隙撑开器,包括:第一铰接柄、第二铰接柄和销轴,所述第一铰接柄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二铰接柄转动连接;撑开结构,所述撑开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撑开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铰接柄以及第二铰接柄上,所述伸缩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伸缩柄分别与第一铰接柄、第二铰接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铰接柄、第二铰接柄相互远离一端,且两个所述伸缩柄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板滑动连接,所述撑开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撑开杆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伸缩柄远离刻度尺一侧。本实用新型便于调节,撑开精度高,便于限位锁死,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椎后路椎间隙撑开器。
背景技术
腰椎有5个,椎体高大,前高后低,呈肾形。椎孔大,呈三角形,大于胸椎,小于颈椎。关节突呈矢状位,上关节突的关节面凹,向后内侧,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凸,向前外侧。上关节的外侧有一乳突,棘突为四方形的骨板,水平地突向后。横突短而薄,伸向后外方,根部的后下侧有一小结节,称为副突,在发生过程中横突与肋同源,副突应为真正的横突。第1~第3腰椎的横突逐渐增长,以第3腰椎最长,第4、5腰椎的则逐渐变短。第5腰椎椎体特别大,椎体前面特别高,当第5腰椎与骶骨相接时,构成向前凸的岬。腰椎退行性病是指因腰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退行性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退行性腰椎侧弯等病常伴有一侧或双侧椎间隙极度狭窄,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将狭窄椎管扩大、病变椎间盘切除、椎间隙椎间孔撑大,从而解除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卡压,治愈疾病。目前,医疗行业内缺乏椎间撑开装置,从而造成狭窄椎间隙的撑开操作非常困难。因而,有必要为人们提供一种可方便地实现狭窄椎间隙撑开的椎间撑开器套件。
然而传统的腰椎后路椎间隙撑开器,调节范围低,不能进行大角度撑开,且不能在撑开后进行自动锁死,需要人工手动锁死,提高了操作难度以及劳动强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腰椎后路椎间隙撑开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撑开精度高,便于限位锁死的腰椎后路椎间隙撑开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椎后路椎间隙撑开器包括:第一铰接柄、第二铰接柄和销轴,所述第一铰接柄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二铰接柄转动连接;撑开结构,所述撑开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撑开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铰接柄以及第二铰接柄上,伸缩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伸缩柄分别与第一铰接柄、第二铰接柄内侧壁滑动连接,导向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铰接柄、第二铰接柄相互远离一端,且两个所述伸缩柄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板滑动连接,撑开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撑开杆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伸缩柄远离刻度尺一侧;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铰接柄、第二铰接柄上。
优选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锁紧帽、安装板、螺杆,所述安装板套装于销轴上,所述螺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螺杆均互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两个所述螺杆对称设置于所述销轴左右两侧,两个所述螺杆上均螺纹安装有两个锁紧帽,且两个所述锁紧帽分别安装于安装板上下两侧,两个所述螺杆下端分别与第一铰接柄、第二铰接柄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伸缩柄分别通过两个顶丝与所述第一铰接柄、第二铰接柄可拆卸式固定。
优选的,两个所述伸缩柄上均嵌入式固定安装有刻度尺。
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杆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且两个所述滑块分别通过两个滑槽与第一铰接柄、第二铰接柄滑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椎后路椎间隙撑开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5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