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JS钻杆内张式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5673.8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0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詹海鸿;易梓瑞;陈杰华;罗振平;黄健雄;袁浩辉;韦成林;吴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20 | 分类号: | E21B3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庞学哲 |
地址: | 510228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js 钻杆 内张式 打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MJS钻杆内张式打捞装置,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套杆,所述套杆内布置有一控制腔,所述控制腔沿所述套杆轴向方向布置,所述套杆设置有至少一个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套杆上的安装孔以及置放于该安装孔内的张紧块,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套杆径向方向布置,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控制腔连通;以及顶杆,所述顶杆下部置于所述控制腔内并可沿所述控制腔轴向移动,所述顶杆通过传送组件连接所述张紧块并控制所述张紧块沿所述套杆径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将套杆与钻杆固定,从而满足打捞调节,防止钻杆掉杆的潜在危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MJS钻杆内张式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MJS工法是一种在喷射口附近配置有感应器和数控的液压排泥阀,从而能实现对邻近地下设施和地层微扰动、地表微变形的旋喷加固工法。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在MJS工法对土体进行加固过程中,会出现MJS钻杆掉杆问题。出现掉杆的原因有:焊缝脱落;螺纹疲劳;操作失误;地层对钻杆影响。
出现掉杆会带来以下几种后果,其一,影响施工进度:现有打捞方式比较费时、费人力,会影响施工进度。其二,对后续施工存在安全隐患,若MJS钻杆掉落至掌子面范围,对后续盾构行进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其三,增加施工成本,若掉杆不影响后续施工建设情况下,在其原桩位点附近进行设计变更,将其包裹于加固体内遗弃,MJS钻杆造价较高且需增加多根加固体,施工成本会明显增加。因此,亟需一种MJS钻杆内张式打捞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MJS钻杆内张式打捞装置,能高效成功打捞钻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MJS钻杆内张式打捞装置,包括套杆,所述套杆内布置有一控制腔,所述控制腔沿所述套杆轴向方向布置,所述套杆设置有至少一个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套杆上的安装孔以及置放于该安装孔内的张紧块,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套杆径向方向布置,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控制腔连通;以及顶杆,所述顶杆下部置于所述控制腔内并可沿所述控制腔轴向移动,所述顶杆通过传送组件连接所述张紧块并控制所述张紧块沿所述套杆径向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连接所述顶杆下端的顶块,该顶块下部周壁设置有倾斜的驱动面,所述张紧块朝所述控制腔的侧面与所述驱动面接触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紧块截面呈扇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紧组件共三个,三个所述张紧块沿所述套杆圆周均匀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紧块包裹有薄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顶杆设置有与该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上部设置有管钳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顶部安装有吊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杆底部设置有导向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计具有控制腔的套杆,套杆深入钻杆内,顶杆在控制腔内轴向移动时,可以将张紧块撑开,张紧块压紧钻杆内壁,从而将套杆与钻杆固定,然后再通过顶杆将钻杆打捞出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将套杆与钻杆固定,从而满足打捞调节,防止钻杆掉杆的潜在危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56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线插边装置
- 下一篇:具有顶杆回位及模具导向结构的低压铸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