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雨洪资源的农业回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4982.3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9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怡颖;林巧玉;张亚冉;邓海军;刘梅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A01G25/00;A01G25/16;E03F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350007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资源 农业 灌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雨洪资源的农业回灌装置,包括径流集水机构、引水通道、高位蓄水池、低位蓄水池、回灌机构和单片机,径流集水机构和高位蓄水池之间通过引水通道连通,低位蓄水池和高位蓄水池之间通过输水管道连通,低位蓄水池通过回灌管道与回灌机构连接,径流集水机构和回灌机构布设于地表,引水通道、高位蓄水池及低位蓄水池埋设于地下;输水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回灌管道上安装有电动水泵,高位蓄水池的内壁设有水位传感器组件,本实用新型将雨水收集装置与农业利用相结合,通过收集降水和地表径流,调节降水的时空差异,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缓解旱情,提高作物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雨洪资源的农业回灌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降雨量分布时空差异显著,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地多平原少;时间上,夏季多冬季少。因此,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导致工农业生活用水问题严峻,旱涝灾害频繁,旱涝灾害成为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大。
我国农业生产受水资源限制极为显著。一方面,干旱问题严峻,直接威慑农业生产,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另一方面,雨季,暴雨洪灾频发,造成严重的损失,同时也导致大量降雨形成径流汇入江河湖海,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雨水资源收集与利用装置,在雨季,可收集过多的地表径流,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干旱季,利用雨期收集到的雨水,在干旱期对农作物进行回灌,缓解旱情。在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地区,将雨季过多的降雨量有效储备,用于旱季能缓解洪涝灾害的损失,大大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进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虽然存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但是现有的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大多是在地表进行雨水收集,部分地区在地下利用雨水的渗透原理进行收集,收集后的雨水经过一定程度的排污处理后,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且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工业等三方面非饮用水;这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易出现的无水可蓄和蓄水溢流的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泥沙淤积问题,缩短了工程使用期限;其多用于生活用水,不能针对农业灌溉用水的提供来源;没有实现整体上的自动化控制,限制农业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雨洪资源的农业回灌装置,通过地形收集地表径流和坡面径流,利用引水滑道将雨水收集到地下高位池贮存,遇到干旱季节时,又能将雨水回抽到地表种植区进行滴灌,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雨洪资源的农业回灌装置,包括径流集水机构、引水通道、高位蓄水池、低位蓄水池、回灌机构和单片机,所述径流集水机构和高位蓄水池之间通过引水通道连通,所述低位蓄水池和所述高位蓄水池之间通过输水管道连通,所述低位蓄水池通过回灌管道与所述回灌机构连接,所述径流集水机构和回灌机构布设于地表,所述引水通道、高位蓄水池及低位蓄水池埋设于地下;
所述输水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回灌管道上安装有电动水泵,所述高位蓄水池的内壁设有水位传感器组件,所述单片机安装在所述径流集水机构上;
所述单片机的采样信号输入端连接水位传感器组件,所述单片机的使能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及电动水泵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水位传感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高位蓄水池内壁下侧的低水位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高位蓄水池内壁上侧的高水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径流集水机构包括设于地表的坡面和防护格栅板,所述防护格栅板与所述坡面的末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引水通道设于所述防护格栅板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高位蓄水池的侧壁开设有泄水通道,所述泄水通道设于所述高水位传感器的下方,所述泄水通道上安装有泄水磁阀,所述泄水磁阀与所述单片机的使能信号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4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