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柱式轻量化高容量锂电池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3646.7 | 申请日: | 202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5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炬鸿通讯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6 | 分类号: | H01M2/06;H01M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柱式轻 量化 容量 锂电池 盖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柱式轻量化高容量锂电池盖板,其包括下绝缘垫、与下绝缘垫表面相贴设置的盖板、设置在盖板上表面的电极组件,盖板上对应于电极组件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沉台,电极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沉台上的密封圈、位于密封圈上的电极柱、将电极柱与盖板之间绝缘隔离的绝缘垫,下绝缘垫的下表面对应于电极组件位置均设置有一软连接件,软连接件包括穿过下绝缘垫与盖板且上表面与电极柱下表面相贴设置的凸包结构,凸包结构为中空结构使得锂电池盖板在电极组件区域下方形成有一内凹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锂电池内部容量并能保障锂电池盖板性能的稳定,减少了组装配件数量,降低了加工成本,降低了配件装配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柱式轻量化高容量锂电池盖板。
【背景技术】
动力锂电池在安装到动力车上时,会将锂电池放在一个盒体内形成电池包,该电池包上设置有盖板将其封闭,并通过盖板上设置的电气元件实现电气导通。锂电池盖板上设置有正极铆钉和负极铆钉实现电池内部电极与外部电气元件的导通,为了保障电池内部的密封性,正极铆钉与负极铆钉的密封一直是锂电池盖板结构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且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轻量化与电池容量也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现有技术中,电池盖板的正极铆钉与负极铆钉的固定一般在盖板上下表面设置连接结构铆接实现,并在盖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密封圈,且电极组件较多,使得批量生产中的盖板内阻值不够稳定,且重量大,不利于续航里程的提升,盖板下表面也设置有电极组件,影响了电池包内部的容量;在多种工况下行驶时,车身的颠簸会使得电池盖板中电极的松动导致接触不良,严重影响正常供电。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极柱式轻量化高容量锂电池盖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柱式轻量化高容量锂电池盖板,能够提高锂电池内部容量并能保障锂电池盖板性能的稳定,减少了组装配件数量,降低了加工成本,降低了配件装配难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极柱式轻量化高容量锂电池盖板,其包括下绝缘垫、与所述下绝缘垫表面相贴设置的盖板、设置在所述盖板上表面的正极组件与负极组件,所述盖板上对应于所述正极组件和所述负极组件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沉台,所述正极组件与所述负极组件均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沉台上的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圈上的电极柱、将所述电极柱与所述盖板之间绝缘隔离的绝缘垫,所述下绝缘垫的下表面对应于所述正极组件和所述负极组件位置均设置有一软连接件,所述软连接件包括穿过所述下绝缘垫与所述盖板且上表面与所述电极柱下表面相贴设置的凸包结构,所述凸包结构为中空结构使得所述锂电池盖板在所述负极组件与所述正极组件区域下方形成有一内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软连接件包括与所述下绝缘垫表面相贴的板状限位部、从所述板状限位部表面向上凸起且与所述板状限位部为一体的所述凸包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沉台中部设置有通透的第一开口,所述下绝缘垫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凸包结构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且其上表面与所述电极柱的下表面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包括沿所述支撑沉台周边向上延伸设置的限位围挡部、由所述支撑沉台与所述限位围挡部围绕形成的用于装配所述正极组件或所述负极组件的安装槽,所述限位围挡部上部向内翻折形成有翻折压紧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柱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板状部、自所述板状部表面向上延伸设置的柱状部,所述板状部的外周一圈形成有与所述翻折压紧部配合实现压紧的限位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柱状部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板状部整体收纳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绝缘垫套设在所述板状部外周表面且受到所述板状部外周与所述限位围挡部的挤压,使得所述电极柱与所述盖板能够完全隔离且不会存在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炬鸿通讯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炬鸿通讯电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3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