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2764.6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4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韦万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州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浩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6 | 代理人: | 刘慧娟 |
地址: | 525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的端部设有吸液口,还包括用于挤压引流管本体内液体的褶皱部、引流管定位机构、引流管长度调节机构;褶皱部设置在引流管本体上;引流管定位机构靠近吸液口设置;引流管长度调节机构远离吸液口设置;引流管定位机构包括与引流管本体粘贴的第一粘贴部、若干个与皮肤粘贴的叶式粘贴部;每一叶式粘贴部设置在第一粘贴部的表面上;引流管长度调节机构包括定位环、复位块、弹簧、中空的圆筒。本实用新型牢固固定,可调节引流管的长度,防止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外科传统引流技术中,引流管的应用及其常见,但是在具体应用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困扰着医护人员和患者。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引流管向外抽取胸腹水进行送检,然而胸腹水中存在有血块、组织碎片渗出等,容易造成引流管堵塞;引流管的长度为额定长度,患者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引流管过长,造成缠绕打结影响引流效果,但是如果引流管过短患者有时会拉扯到引流管造成引流管脱落,导致引流失败;传统用缝针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当缝线过紧,在留置引流过程增加患者术后的疼痛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管,牢固固定,可调节引流管的长度,防止堵塞。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的端部设有吸液口,还包括用于挤压所述引流管本体内液体的褶皱部、引流管定位机构、引流管长度调节机构;所述褶皱部设置在所述引流管本体上;所述引流管定位机构靠近所述吸液口设置;所述引流管长度调节机构远离所述吸液口设置;所述引流管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引流管本体粘贴的第一粘贴部、若干个与皮肤粘贴的叶式粘贴部;每一所述叶式粘贴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粘贴部的表面上;所述引流管长度调节机构包括定位环、复位块、弹簧、中空的圆筒;所述圆筒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圆筒的外部固定设置,且套接在所述引流管本体上;所述复位块固定套接在所述引流管的外壁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复位块、所述圆筒连接;所述定位环与所述开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叶式粘贴部的数量为4个。
进一步的,所述褶皱部为可压缩和伸展的V型硅胶皱褶。可通过按压褶皱部来疏通引流管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褶皱部的内径小于所述引流管主体的内径,所述褶皱部外径大于所述引流管主体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的外壁在靠近所述吸液口处设置有多个通孔。当吸液口与人体接触时,通孔也能吸收液体等物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褶皱部,可通过按压褶皱部来疏通引流管,防止堵塞;通过设置引流管定位机构,在皮肤不平坦皱褶情况下,叶式粘贴部可将引流管牢固地固定在皮肤上;通过设置引流管长度调节机构,可调节引流管的长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引流管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引流管本体;2、吸液口;3、褶皱部;4、第一粘贴部;5、叶式粘贴部;6、定位环;7、复位块;8、弹簧;9、圆筒;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州市人民医院,未经高州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2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