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吸脂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2555.1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6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曾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艳军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李亮 |
地址: | 4319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伤 整形外科 用吸脂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吸脂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脂板,所述管体的右侧连通有管头,所述管头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管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刮脂罩,所述刮脂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切割刀,所述第一通孔呈椭圆形,所述第二通孔呈圆形,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刮脂罩的左侧呈锯齿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管体、第一通孔、刮脂板、管头、第二通孔、刮脂罩和切割刀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烧伤整形外科用吸脂管吸脂效率较低的问题,该烧伤整形外科用吸脂管,具备吸脂效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吸脂管。
背景技术
整形外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又称整复外科或成形外科,治疗范围主要是皮肤、肌肉及骨骼等创伤、疾病,先天性或后天性组织或器官的缺陷与畸形,治疗包括修复与再造两个内容。以手术方法进行自体的各种组织移植为主要手段,也可采用异体、异种组织或组织代用品来修复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损或畸形,以改善或恢复生理功能和外貌,在烧伤整形外科对部分病人进行整形时,需要使用到吸脂管,现有的吸脂管的吸脂孔数量较少,且孔径较小,因此对脂肪的吸取效率较低,同时现有的吸脂管不能对脂肪进行分切开,大体积的脂肪也不便于吸脂管对脂肪进吸取,从而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吸脂管,具备吸脂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烧伤整形外科用吸脂管吸脂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吸脂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脂板,所述管体的右侧连通有管头,所述管头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管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刮脂罩,所述刮脂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切割刀。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呈椭圆形,所述第二通孔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刮脂罩的左侧呈锯齿状,所述切割刀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刮脂罩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刮脂板的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相同,所述刮脂板与第一通孔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管体、第一通孔、刮脂板、管头、第二通孔、刮脂罩和切割刀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烧伤整形外科用吸脂管吸脂效率较低的问题,该烧伤整形外科用吸脂管,具备吸脂效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刮脂板,当该吸脂管插入脂肪层时,刮脂板会刮下脂肪,方便第一通孔对脂肪快速吸取;
通过设置切割刀,方便该吸脂管进入脂肪层时,切割刀提前将脂肪切开,当吸脂管抽出脂肪层时,刮脂罩左侧的锯齿状刀片可将脂肪刮下,方便第二通孔对脂肪进行吸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刮脂板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体的主视图。
图中:1管体、2第一通孔、3刮脂板、4管头、5第二通孔、6刮脂罩、7切割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艳军,未经曾艳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2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线性面接触的弧形曲面多角度夹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取放的多功能文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