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硝酸钠废液资源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2007.9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1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夏斌;杨辉;周俊;戴露莹;马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佳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25B1/20;C25B1/18;C25B9/08;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23400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酸钠 废液 资源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硝酸钠废液资源化设备,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内设有两个双极膜,两个双极膜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反应釜的顶部和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阴离子交换膜,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阳离子交换膜,所述反应釜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固定孔内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金属块,两个金属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反应釜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有阳极管和阴极管。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硝酸钠废液进行重复回收利用,节省了处理成本,能够大范围的普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硝酸钠废液资源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污水如果直接配方的话,将会使得水中的硝酸盐污染越来越严重,过量的硝酸盐使水体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旺盛生长,造成水质恶化,破坏生态环境。硝酸盐化学稳定性强,不易与其他化合物结合,但其可在人体内转化成亚硝酸盐,此外,在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作用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会形成“三致”物质,可引发癌症、克山病和高铁血红蛋白症等疾病。因此,去除水体中硝酸盐刻不容缓。
但是,现在一些处理硝酸钠废水的方法都较为复杂,并且成本都很高,在一些小型的工厂无法普及使用,为此,提出一种硝酸钠废液资源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硝酸钠废液资源化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硝酸钠废液资源化设备,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内设有两个双极膜,两个双极膜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反应釜的顶部和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阴离子交换膜,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阳离子交换膜,所述反应釜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固定孔内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金属块,两个金属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反应釜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有阳极管和阴极管,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内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三个第二通孔,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通孔内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管,所述第三管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相互远离的第二通孔内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四管,两个第四管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设有连接管,两个第四管均和连接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内粘贴固定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金属块和第一密封圈的内壁粘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阳极管和阴极管均为铜管多次弯绕而成。
优选的,两个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均粘贴固定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分别和对应的第二密封圈的内壁粘贴固定连接。
优选的,三个第二通孔内均粘贴固定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管和两个第四管分别和对应的第三密封圈的内壁粘贴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第四管和连接管通过联通头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处理硝酸钠废液的时候,先将硝酸钠废液通过第三管注入反应釜内,同时再通过连通管注入两个第四管,清水再经由两个第四管进入反应釜内,之后再使电源的正负极与两个金属块相连通,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和阳极管与阴极管相连通,阴极管和阳极管在与反应釜内的硝酸钠废液与清水的混合液相互反应,清水中的氢氧根离子与废液中的钠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废液中的硝酸根离子和水中的氢离子结合成亚硝酸,之后氢氧化钠溶液经由第一管排出,亚硝酸钠再经由第二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硝酸钠废液进行重复回收利用,节省了处理成本,能够大范围的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佳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丽水佳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2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贴标签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碳纤维强化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