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棚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1292.2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1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鹏景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E04B1/24;E04B1/58;E04G21/30;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白袖龙 |
地址: | 030900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昭***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护棚,包括基层和防护层,基层包括顶板和若干个支撑柱,且若干个支撑柱支撑设置在地面与顶板之间,在顶板和支撑柱之间水平设有第一支撑框架,防护层包括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水平设置在顶板的上方,用于形成一级防护结构,所述第二防护板水平设置在顶板和防护板之间,用于形成二级防护,并在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铺设有泡沫缓冲层,用于形成三级防护。本实用新型利用双层防护板的设置,对基层进行保护,避免高空坠物直接掉落至棚体内部,造成损伤,并在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铺设泡沫缓冲层,利用泡沫的抗震和缓冲性能,可以有效提高防护层对基层的防护效果,确保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建筑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棚。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处于非常火热的大建设时期。而在有限的土地上要进行诸多建筑物的修建,很难满足所有建筑的土地需求,因此,为了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满足诸多建筑物的需求,建筑物的高度是越来越高,随着建筑物建设的增高,施工安全工作就显现的更为重要。
在现有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物体打击造成的事故在建筑业占着很大的比例,而建设工地又通常需要搭设大量的临时简易房用于临时工人住宿休息或存放建筑材料,普通的简易房一般都是采用钢管、角钢等材料焊接成框架,在框架顶部铺设木板,做成简易防护棚,但是其搭建速度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安装拆卸时需要焊接和切割,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且防护效果不佳,无法应对建筑工地高层掉落物的冲击。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设工地中搭建的简易房存在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防护棚,包括:
基层,所述基层包括顶板和若干个支撑柱,且若干个支撑柱支撑设置在地面与顶板之间,在顶板和支撑柱之间水平设有第一支撑框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架设在支撑柱的柱壁上,所述顶板铺设在第一支撑框架上;
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水平设置在顶板的上方,用于形成一级防护结构,所述第二防护板水平设置在顶板和第一防护板之间,用于形成二级防护,并在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铺设有泡沫缓冲层,用于形成三级防护,其中,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底部均水平设置有架设在支撑柱上的第二支撑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主要为四根开口向下的C型龙骨依次首尾连接围设形成的方形框架,并在第一支撑框架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一根支撑柱,所述C型龙骨两端的顶壁上均形成有插在支撑柱柱壁上的缺口,且C型龙骨缺口处的两侧壁与支撑柱的柱壁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其中一组相对设置的C型龙骨均为第一龙骨,另一组相对设置的C型龙骨均为第二龙骨,所述第一龙骨位于其端部缺口处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插槽,且第一插槽在第一龙骨内侧壁的顶边上形成有插口,所述第二龙骨位于其端部缺口处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在第二龙骨内侧壁的底边上形成有插口,用于所述第二龙骨端部的第二插槽插入在第一龙骨相邻端部的第一插槽内后形成拼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内水平设有主加强龙骨和若干个辅加强龙骨,所述第一龙骨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主加强龙骨端部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龙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供辅加强龙骨端部穿过的通孔,并在主加强龙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供辅加强龙骨垂直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下方设有第三支撑框架,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结构与第一支撑框架的结构一致,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C型龙骨呈开口向上设置,且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鹏景,未经郭鹏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1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