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1228.4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7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曾欠欢;陈静;吴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徐金杰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外圈 衬套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所述衬套嵌入电机端盖中部中心孔内,所述衬套的轴承室内装配轴承,所述衬套整体呈桶形且采用塑料材质,所述衬套底部设有供电机转轴穿过的开口,所述衬套外壁与中心孔内壁配合设有轴向固定结构,所述轴向固定结构限制电机转轴的轴向窜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制得的塑料衬套,增加轴承外圈与衬套的摩擦系数,可批量生产,无需精加工,不但重量轻,而且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矩大,转速高。随着转速的增加,对轴承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转子转速的不断提高,高速轴承外圈跑圈现象越发严重。轴承外圈跑圈,将导致驱动电机转矩丢失,严重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严重时将导致电机烧毁。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6820572 U中公开了一种带钢衬套的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的中心孔与轴承间设有钢衬套,所述刚衬套增加了轴承外圈与衬套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轴承座的硬度,使得电机工作稳定,然而端盖中心孔内熔铸钢衬套的方式,工艺难度大,成品率低,成本高,且需进行二次机加工,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尺寸和成本限制下,如何确保轴承高速正常运转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轴承外圈跑圈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制得的塑料衬套,增加轴承外圈与衬套的摩擦系数,可批量生产,无需精加工,不但重量轻,而且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所述衬套嵌入电机端盖中部中心孔内,所述衬套的轴承室内装配轴承,所述衬套整体呈桶形且采用塑料材质,所述衬套底部设有供电机转轴穿过的开口,所述衬套外壁与中心孔内壁配合设有轴向固定结构,所述轴向固定结构限制电机转轴的轴向窜动。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固定结构为所述衬套外壁与所述中心孔内壁配合设置的轴向凸止口与轴向凹止口。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凸止口与所述轴向凹止口为相互匹配沿周向形成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固定结构沿轴向均匀分布有多组。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的端部设有径向凸止口,所述端盖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径向凸止口相适配的径向凹止口。
进一步地,所述径向凸止口对称分设在所述衬套的端部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与所述端盖可拆卸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采用专用注塑材料生产的衬套,增加轴承外圈与衬套的摩擦系数,确保轴承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外圈与衬套紧密配合,避免轴承外圈跑圈现象发生;2)采用轴向凸止口与轴向凹止口的配合,保证衬套与端盖装配后不出现轴向窜动;采用径向凸止口与径向凹止口的配合,保证衬套与端盖装配后不出现周向窜动,使得衬套与端盖紧密配合,避免衬套与端盖间的相互位移,进一步避免轴承外圈跑圈现象的发生; 3)一次性注塑制得衬套,工艺简单,可批量生产,无需二次精加工,成本低,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衬套与端盖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衬套与端盖以及轴承装配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衬套剖视图。
1-电机端盖,2-衬套,3-轴向凸止口,4-轴向凹止口,5-径向凸止口,6-径向凹止口,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相关技术人员更清晰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1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点阵游戏机儿童益智教具
- 下一篇:一种工程监理用强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