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应力小摆角轻量化推力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49223.8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8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曹鑫;黄永亮;王思;倪魏方;曹崇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盛车桥(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35/16 | 分类号: | B60B35/16;B60G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小摆角轻 量化 推力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应力小摆角轻量化推力杆系统,包括具有桥包的桥壳和设于桥包一侧的推力杆支座,推力杆一端连接于推力杆支座上,另一端连接于车架,所述推力杆支座倾斜设置于桥壳上远离推力杆与车架固定位置的一侧。本系统能够降低推力杆支座相对于桥壳的高度,延长推力杆的可活动长度,缩小推力杆的摆角,让推力杆可以承受的推力更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应力小摆角轻量化推力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交通变得越来越发达便捷,公交出行变得尤为重要。传统8-9米公交整车底盘配导向臂后悬时,车辆在转弯、过坑、倾斜路面等工况行驶时会产生较大的横向力,推力杆与桥壳上推力杆支座连接时容易损坏,而推力杆球铰配合面属于橡胶易损件,长时间过大的受力会造成早期失效。根据车辆动力学及实际行驶状态,会考虑汽车上跳、下跳时留有足够的安全避让空间,会使车内上下空间变小,整车地板布置的检修盖带有一个凸台影响乘客行走安全。再者传统设计结构重量较重,不利于汽车行驶经济性,通用性差,不能用于跨平台设计。
桥壳焊接上推力杆支座和推力杆连接时需要通过上推力杆支座过渡板、定位销、四颗螺栓及其弹簧垫圈紧固配合实现,结构复杂,而且功能上还存在以下缺陷:车辆在转弯、过坑、倾斜路面等工况行驶时会产生较大的横向力,这时要求推力杆与桥壳上推力杆支座连接时牢靠不损坏,而推力杆球铰配合面属于橡胶易损件,长时间过大的受力会造成早期失效,此时正确的结构设计尤为重要。传统老结构在上推力杆支座加上一个过渡板,存在诸多问题:
1、如果直接将过渡板垂直朝上方式增加到上推力杆支座上,由于车架左右方向宽度位置已固定,此时推力杆总长度会变得较短。根据车辆动力学及实际行驶状态,会考虑汽车上跳、下跳时留有足够的安全避让空间,以保证零部件之间不发生相互碰撞和干涉的情况,因此推力杆上方必须留有足够空间才能保证设计要求。在车辆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此种方案的弊端会导致车内地板位置变得很高,使车内空间上下方向空间变小,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而且会使整车质心变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变低。再者由于推力杆变短,汽车上、下跳动时推力杆摆动角度变大,受力大大增加,作用到推力杆球铰和桥壳上的应力较大,直接会导致推力杆球铰或者桥壳桥包位置早期失效,影响产品使用寿命。基于整车底盘布置,推力杆球铰上方会布置检修盖,如果推力杆系统位置过高,地板上检修盖会突出形成一个凸台影响人行走安全。
2、将过渡板设计成如上图的形状(H原高),即板长一端延长,虽然可以改善部分上述情况,但改善效果有限,而且过渡板加长的同时板拉裂的风险加大,推力杆系统重量大大增加,整车油耗增多,不利于汽车行驶经济性。
综上,对推力杆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显得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应力小摆角轻量化推力杆系统,能够降低推力杆支座相对于桥壳的高度,延长推力杆的可活动长度,缩小推力杆的摆角,让推力杆可以承受的推力更大。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低应力小摆角轻量化推力杆系统,包括具有桥包的桥壳和设于桥包一侧的推力杆支座,推力杆一端连接于推力杆支座上,另一端连接于车架,所述推力杆支座倾斜设置于桥壳上远离推力杆与车架固定位置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推力杆支座与桥包焊接。
具体的,所述推力杆支座包括底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竖板,所述竖板上开设有用来与推力杆轴连接的开孔。
具体的,所述底板与所述竖板的转角内侧通过若干加强筋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系统能够降低推力杆支座相对于桥壳的高度,延长推力杆的可活动长度,缩小推力杆的摆角,让推力杆可以承受的推力更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盛车桥(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方盛车桥(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92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