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自然通风的干湿联合循环冷却通风塔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7774.0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薛海君;江瀚;汪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良冷却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2 | 分类号: | F28C1/02;F28C1/10;F28F25/10;F28F25/08;F28F25/04;F28F25/0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张晓斐 |
地址: | 2144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自然通风 干湿 联合 循环 冷却 通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采用自然通风的干湿联合循环冷却通风塔,它包括通风塔体、基座、湿冷段散热装置、水收集装置、干冷段散热器、干冷段百叶窗和湿冷段百叶窗;所述干冷段散热器、干冷段百叶窗放置在通风塔体外;所述湿冷段百叶窗放置在基座外、干冷百叶窗下方;所述干冷段散热器通过第一中间管道与湿冷段散热装置连接,所述干冷段散热器通过第二中间管道与水收集装置连接,所述干冷段散热器与循环水输入管道连接,所述水收集装置上设置有循环水输送管道;所述第一中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中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采用湿冷和空冷联合运行的方式,充分利用干冷段不耗水的优点,减少湿冷段投运时间,减少消耗水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循环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自然通风的干湿联合循环冷却通风塔。
背景技术
2019年发布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提到,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要从实现中华名族永续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认识节水的重要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认识节水的重要性,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深入推动缺水地区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在工业循环水冷却领域,工业循环水冷却方式有湿冷、空冷等多种方式,在国家节水政策的引领下,近年来空冷技术在缺水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一些工艺系统对于水温范围要求的特殊性,空冷技术还不能完全取代湿冷。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了机械通风的干湿联合循环水冷却技术,这种技术综合了湿冷效率高和空冷节水的优点,满足了工艺用水水温的使用需求,也节约了水的消耗,但由于使用机械通风方式,运行电耗很高。
总体来说,在一些工艺系统对于水温范围有特殊性要求的场合,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不足:
(1)采用自然通风湿冷时,运行耗水量大,不符合国家节水政策,且自然通风塔多采用混凝土塔,砂石用量大,破坏自然环境,达不到环保要求;
(2)采用机械通风湿冷或干湿联合冷却技术时,风机运行时需消耗大量的电,运行成本较高,且风机工作中产生的低频噪音给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也会带来环境保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自然通风的干湿联合循环冷却通风塔,减少消耗水量,达到节水目标,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采用自然通风的干湿联合循环冷却通风塔,它包括通风塔体、基座、湿冷段散热装置、水收集装置、干冷段散热器、干冷段百叶窗和湿冷段百叶窗;所述通风塔体座在基座上;所述湿冷段散热装置放置在基座内;所述干冷段散热器、干冷段百叶窗放置在通风塔体外;所述湿冷段百叶窗放置在基座外、干冷百叶窗下方;所述干冷段散热器通过第一中间管道与湿冷段散热装置连接,所述干冷段散热器通过第二中间管道与水收集装置连接,所述干冷段散热器与循环水输入管道连接,所述水收集装置上设置有循环水输送管道;所述第一中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中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第四阀门、第三中间管道和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循环水输入管道上;第三中间管道与第一中间管道及循环水输入管道连接,第三中间管道与第一中间管道连接点设置在第一阀门与湿冷段散热装置之间,第三中间管道与循环水输入管道连接点设置在第四阀门水流入口前。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塔体采用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采用混凝土基座。
进一步地,所述湿冷段散热装置包括填料、喷淋系统和收水器,所述填料上方设置喷淋系统,喷淋系统上方设置收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良冷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良冷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7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涂料生产用滚筒式干粉混合器
- 下一篇:大型发酵罐基础预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