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压力可调节滚压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7643.2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8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梅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强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9/02 | 分类号: | B23P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贾传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压力 调节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滚压刀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润滑压力可调节滚压刀具,包括装夹杆,装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铝壳,铝壳远离装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冲头座,冲头座远离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远离冲头座的一侧贯穿连接有冲头,冲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刀齿,冲头的内部设有内杆,内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铝壳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表面缠绕有第一弹簧,铝壳的顶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油通过固定箱上的通孔流出,流动到转轴上,使得转轴保持良好的转动性,在不转动的时候,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将转板拉动闭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压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润滑压力可调节滚压刀具。
背景技术
滚压刀是利用机械挤压的原理,获得光洁如镜的金属表面的一种机械无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滚压刀能在常温下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的微观不平度辗平从而达到改变表层结构、机械特性、形状和尺寸的目的。 无论用何种金属加工刀具加工,在零件表面总会留下微细的凸凹不平的刀痕,出现交错起伏的峰谷现象。滚压刀是利用机械挤压的原理,获得光洁如镜的金属表面的一种机械无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它是一种压力光整加工,是利用金属在常温状态的冷塑性特点,利用滚压刀具对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工件表层金属产生塑性流动,填入到原始残留的低凹波谷中,而达到工件表面粗糙值降低。由于被滚压的表层金属塑性变形,使表层组织冷硬化和晶粒变细,形成致密的纤维状,并形成残余应力层,硬度和强度提高,从而改善了工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和配合性。滚压是一种无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 ,因此这种方法可同时达到光整加工及强化两种目的,是磨削、车削无法做到的。
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可调节滚压刀具,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转动性能变差。
2、现有的可调节滚压刀具,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压力的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润滑压力可调节滚压刀具,解决了转动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压力可调节滚压刀具,包括装夹杆,所述装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铝壳,所述铝壳远离装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冲头座,所述冲头座远离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冲头座的一侧贯穿连接有冲头,所述冲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刀齿,所述冲头的内部设有内杆,所述内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铝壳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铝壳的顶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箱通孔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铝壳的两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表面设有箱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料口和箱盖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入料口和箱盖呈轴对称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转板的表面固定,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冲头、刀齿和伸缩杆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冲头、刀齿和伸缩杆呈环状等距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板的形状为长方体形状,且转板与固定箱上的通孔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有润滑油,且固定箱的内壁表面为光滑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冲头贯穿固定块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转轴的表面为光滑曲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润滑压力可调节滚压刀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强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强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7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