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馈能减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47430.X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1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双;刘慧军;田旭;关博文;李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G13/14 | 分类号: | B60G13/14;F03G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周婷 |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馈能减振器。包括:上缸筒,其下端设有开口;丝母,其设置在所述开口处,并与所述上缸筒连接;丝杠,其穿过所述丝母至少部分伸入所述上缸筒内,并与所述丝母相配合;下缸筒,其设置在所述上缸筒的正下方,上端设有开口;电机,其位于所述下缸筒内,电机的转子与所述丝杠的下端连接;其中,在所述丝母的下端面设有用于提供缓冲力的压缩缓冲块,所述上缸筒和下缸筒分别与车身和车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车身震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减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馈能减振器。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有着极快的速度,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现象不可避免,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振器。汽车在路上行驶过程中减振器避免不了会发生上下振动,而这种振动的动能如果没有其它装置转化就会变成热能散发到空气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也会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馈能减振器,能够将车身震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上缸筒,其下端设有开口;
丝母,其设置在所述开口处,并与所述上缸筒连接;
丝杠,其穿过所述丝母至少部分伸入所述上缸筒内,并与所述丝母相配合;
下缸筒,其设置在所述上缸筒的正下方,上端设有开口;
电机,其位于所述下缸筒内,电机的转子与所述丝杠的下端连接;
其中,在所述丝母的下端面设有用于提供缓冲力的压缩缓冲块,所述上缸筒和下缸筒分别与车身和车轮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
第一螺纹滚动槽,其设置在所述丝杠的外周;
第二螺纹滚动槽,其设置在所述丝母的内周;
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滚动槽与第二螺纹滚动槽相配合,形成螺纹容纳槽,在所述螺纹容纳槽内设有滚珠。
优选的是,还包括:
复原缓冲块,其设置在所述丝杠的上端,用于当丝杠上端与上缸筒接触时提供缓冲力。
优选的是,在所述上缸筒的上端面和下缸筒的下端面分别设有上吊环和下吊环。
优选的是,所述上缸筒和丝母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转子与丝杠通过联轴器连接。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车身震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一种馈能减振器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中丝杠与丝母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形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上缸筒110,其呈圆柱形筒状结构,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所述上缸筒110 的下端设有开口1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上缸筒110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开口111处设有供螺钉穿过的贯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74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压机油位控制组件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低压固定式开关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