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长颈补缩冒口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46728.9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0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东;洪家朴;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久弘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 34127 | 代理人: | 沈国庆;张志宏 |
| 地址: | 2412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长颈补缩 冒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长颈补缩冒口,包括:冒口体、冒口颈,所述冒口体为圆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冒口体上端面中心处竖直固接一个冒口颈,所述冒口颈亦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冒口颈下端与冒口体上端之间采用圆弧过渡。本申请中冒口体的补缩量足够,不会让铸件补缩冒口而产生冒口颈部位的缩孔;可广泛用在大型厚大灰铸铁和球墨铸铁铸件上,稳定性和通用性好,操作性好,解决了冒口颈与铸件连接处由于冒口大小设计不当造成的缩孔和组织粗大现象,可以部分代替发热冒口套,工艺保险系数高,成本低,容易切割,工艺出品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稳定性长颈补缩冒口,应用于金属铸造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厚大铸铁件铸造工艺上要设置冒口进行液态和凝固补缩,以便于获得形状完整、组织致密的铸件,解决铸件的缩孔缩松缺陷,而且还起到出气和排渣作用。常用冒口分为暗冒口和明冒口。暗冒口有保温冒口,发热冒口,砂冒口等,造型时放在砂型里不取出,一次性使用,需要外购定制,成本高,补缩效果好。明冒口有油瓶冒口、鸭嘴冒口、搭边冒口等,造型时模型从砂型中取出,反复使用,成本低,补缩效果弱于暗冒口,生产中比暗冒口更常用。这几种冒口都有明显的缺点,如保温冒口和发热冒口需要用特殊保温发热材料制作,成本高,在铸件上难于切割。油瓶冒口和鸭嘴冒口容易在厚大部位冒口颈下产生倒抽缩孔现象。搭边冒口造型时容易摆放移位,冒口去除时容易造成铸件缺口。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冒口,既能很好的补缩,又不在冒口颈下产生铸造缺陷,造型方便摆放,又容易从铸件上去除不造成铸件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长颈补缩冒口,既实现了液态和凝固补缩,又解决了冒口颈下的常见缩孔和组织粗大现象,而且容易去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长颈补缩冒口,包括:冒口体、冒口颈,所述冒口体为圆柱体,所述冒口体上端面中心处竖直固接一个冒口颈,所述冒口颈亦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冒口颈下端与冒口体上端之间采用圆弧过渡。
所述冒口体与冒口颈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冒口颈直径为冒口体直径的20~25%。
所述冒口颈高度是冒口颈直径的2~2.5倍。
所述冒口颈模数为冒口体模数的25~30%。
采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申请中冒口体的补缩量足够,不会让铸件补缩冒口而产生冒口颈部位的缩孔;
2、可广泛用在大型厚大灰铸铁和球墨铸铁铸件上,稳定性和通用性好,操作性好,解决了冒口颈与铸件连接处由于冒口大小设计不当造成的缩孔和组织粗大现象,可以部分代替发热冒口套,工艺保险系数高,成本低,容易切割,工艺出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长颈补缩冒口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冒口体;2-冒口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长颈补缩冒口,包括:冒口体1、冒口颈2,所述冒口体1为圆柱体,所述冒口体1上端面中心处竖直固接一个冒口颈2,所述冒口颈2亦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冒口颈2下端与冒口体1上端之间采用圆弧过渡。
所述冒口体1与冒口颈2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冒口颈2直径为冒口体1直径的20~25%。
所述冒口颈2高度是冒口颈2直径的2~2.5倍。
所述冒口颈2模数为冒口体1模数的2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久弘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久弘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67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