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46668.0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6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玉;郑重;李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强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工程 线缆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夹持机构和定位中空柱,所述固定架的后壁首末两端均焊接有安装条,且固定架的前壁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焊接有第一固定环,且第一固定环的前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环,所述夹持机构分别焊接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内壁,所述夹持板的内侧设置有线缆,所述定位中空柱分别焊接在第一固定环的左右两侧末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左右两侧末端均焊接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末端焊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圈套设安装有螺纹锁紧环。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使用者根据线缆的尺寸规格对固定装置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控,进而使得该固定装置的使用性能多范围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信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速发展,故此在通信工程中需要用到线缆,对通信工程起到实时传输的作用,因此线缆的安装过程中,需要用到线缆固定装置。
但是目前使用的线缆固定装置,不便于使用者根据线缆的尺寸规格对固定装置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控,进而使得该固定装置的使用性能较为单一。
为此,提出一种通信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目前使用的线缆固定装置,不仅便于使用者根据线缆的尺寸规格对固定装置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控,进而使得该固定装置的使用性能多范围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夹持机构和定位中空柱,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夹持机构;
所述固定架的后壁首末两端均焊接有安装条,且固定架的前壁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焊接有第一固定环,且第一固定环的前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环;
所述夹持机构分别焊接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内壁,且夹持机构的末端焊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内侧设置有线缆;
所述定位中空柱分别焊接在第一固定环的左右两侧末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左右两侧末端均焊接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末端焊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圈套设安装有螺纹锁紧环。
固定环多组的设置,对安装后的线缆具有束线的作用,亦可避免线缆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并且配合夹持机构,对安装后的线缆具有夹紧固定的作用,避免线缆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线体耷拉情况,可保持线缆安装后整体的美观性能,同时在定位中空柱和限位杆之间相互调配的作用下,对固定环之间的间距具有调控的作用,亦可便于使用者对多种规格线缆的固定使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第一固定环在固定架的前壁均呈等间距设置,且第一固定环的数量与第二固定环的数量相吻合。
对安装后的线缆具有束线的作用,可避免线缆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中空柱、伸缩弹簧和夹持杆,且夹持中空柱的内部下方焊接有伸缩弹簧,且夹持中空柱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夹持杆。
伸缩弹簧在受到挤压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形变,进而通过伸缩弹簧调节夹持板与固定环之间的间距,亦可通过伸缩弹簧的伸缩性对安装后的线缆具有夹紧固定的作用,可保持线缆在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能。
优选的,所述夹持杆嵌入夹持中空柱的内部与伸缩弹簧的顶端紧密贴合,且夹持中空柱、伸缩弹簧和夹持杆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内壁均呈等角度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强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强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6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