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协议转换网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6089.6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0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苹;刘亮;陈宏伟;杨跞;许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H04L12/4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李艳霞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议 转换 网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协议转换网关,其包括接口模块、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接收模块通过接口模块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协议包数据,并对协议包数据进行解包,得到有效数据;接收模块将解包得到的有效数据传递给发送模块;发送模块利用接收到的有效数据组建成目标协议包,并通过接口模块将组建的目标协议包发送给第二外部设备;第二外部设备为第一外部设备的目标通讯设备。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机器人控制系统中,能够与多种不同协议设备之间交互数据,使得多种不同协议设备之间能够进行通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协议转换网关。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现场的机器人控制系统中除了机器人以外,还有很多不同通信协议的第三方设备,例如,电动夹爪、真空泵、工业相机和扫描仪等。由于各设备的生产厂家、生产时间和应用场合不同,因此这些设备采用的通信协议也有很大的不同。现有的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设备一般只有单一I/O功能或者同时仅支持一种现场总线协议,不具备同时与工业现场多种协议设备交互信息的能力,灵活性很低。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协议转换网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协议转换网关,其包括接口模块、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接收模块通过所述接口模块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协议包数据,并对协议包数据进行解包,得到有效数据;所述接收模块将解包得到的有效数据传递给所述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利用接收到的有效数据组建成目标协议包,并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将组建的目标协议包发送给第二外部设备;
所述第二外部设备为所述第一外部设备的目标通讯设备。
上述多协议转换网关中,所述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协议包数据包括协议帧头、有效数据、校验码和帧尾。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协议包包括目标协议的帧头、校验码和帧尾,以及有效数据。
上述多协议转换网关中,所述接口模块为EtherCAT模块、IO-link模块、DeviceNet模块、Profibus-DP模块、RS485模块、RS232模块和CAN模块中的至少两种。
上述多协议转换网关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EtherCAT解包模块、IO-link解包模块、DeviceNet解包模块、Profibus-DP解包模块、RS485解包模块、RS232解包模块和CAN解包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包括EtherCAT组包模块、IO-link组包模块、DeviceNet组包模块、Profibus-DP组包模块、RS485组包模块、RS232组包模块和CAN组包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多协议转换网关,其包括微控制器以及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EtherCAT模块、IO-link模块、DeviceNet模块、Profibus-DP模块、RS485模块、RS232模块和CAN模块;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EtherCAT模块、IO-link模块、DeviceNet模块、Profibus-DP模块、RS485模块、RS232模块或CAN模块接收协议包数据,并对协议包数据进行解包的得到有效数据;还用于将有效数据与目标协议的帧头、校验码和帧尾组建成目标协议包,并通过所述EtherCAT模块、IO-link模块、DeviceNet模块、Profibus-DP模块、RS485模块、RS232模块或CAN模块发送出去。
上述多协议转换网关中,所述微控制器采用型号为STM32F407的芯片。
上述多协议转换网关中,所述EtherCAT模块包括倍福ET1100协议芯片和PHY芯片TLK110,所述PHY芯片TLK110通过所述倍福ET1100协议芯片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PHY芯片TLK110通过网口与外部设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新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6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