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管校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4898.3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8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傅立;徐永兴;沈昊旻;周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管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框架中间设有一个凹槽,凹槽由上部的上弧形槽和中下部的矩形槽组成,矩形槽内设有可以在矩形槽内上下滑动的移动滑板,移动滑板的顶部设有下弧形槽,上弧形槽与下弧形槽组合形成与待校正管子相匹配的圆形结构;凹槽的底部与移动滑板之间设有撑开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针对锅炉内部组件中的盘管端口或者大口径管子,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有效提高操作效率,大幅减少了或避免了使用其他工装等工具,也大幅减少了花费较大人力、降低安全隐患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管校正装置,属于锅炉内管子校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产品的发展,锅炉的结构、炉型也在不断发展、革新。在很多气化炉、废炉等炉型中,盘管结构是很常见的,在弯制这类管子时,端口变形是很常见的问题,管子外径大,端口校正的工作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如果使用常规情况下端口校正所的简易工装,会导致效率低,并且因为校正力不够,难以保证校正质量,甚至因简易工装可能产生断裂造成人身伤害,导致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管子端口的校正效率以及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散管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框架中间设有一个凹槽,凹槽由上部的上弧形槽和中下部的矩形槽组成,矩形槽内设有可以在矩形槽内上下滑动的移动滑板,移动滑板的顶部设有下弧形槽,上弧形槽与下弧形槽组合形成与待校正管子相匹配的圆形结构;凹槽的底部与移动滑板之间设有撑开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移动滑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槽,框架上凹槽的内壁嵌于滑槽内。
优选地,每个所述的滑槽由前后两块限位板组成,限位板焊接在移动滑板的前后两侧;框架的厚度与移动滑板的厚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的移动滑板上限位板的焊缝高度至少为5mm。
优选地,所述的矩形槽底部的中间设有第一垫板,移动滑板底部的中间设有第二垫板,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之间设有撑开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撑开装置为液压缸或千斤顶。
优选地,所述的移动滑板左右方向的宽度与矩形槽左右方向的宽度相匹配;下弧形槽设于移动滑板顶部的中间位置;矩形槽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上弧形槽的直径;矩形槽和上弧形槽的中心轴相同。
优选地,所述的矩形槽的左右两侧均高出上弧形槽半径至少5mm。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均为圆板;框架和移动滑板均为与待校正管子的材质相同的钢材;下弧形槽与上弧形槽为半径相同的半圆形槽;框架的外轮廓为带有圆角的矩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框架的厚度至少为7mm;上弧形槽顶端与框架顶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30mm;矩形槽左右两侧分别与框架左右两端的距离至少为25mm;下弧形槽底端与移动滑板底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针对锅炉内部组件中的盘管端口或者大口径管子,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有效提高操作效率,大幅减少了或避免了使用其他工装等工具,也大幅减少了花费较大人力、降低安全隐患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没有复杂的机械结构,校正力强,以液压缸或其他撑开结构作为动力,大幅减小工人负担。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轻便、体积小、操作便捷,在增强校正力的同时,也能保证安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及通用性,生产车间可大规模投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散管校正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4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箱挠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用补偿缆安装座装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