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盐沼湿地植被区定时采集大型游泳动物的网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42970.9 | 申请日: | 2020-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8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许旺;曾清怀;王伟民;梁鸿;余欣繁;黄剑;戴伟强;尹淳阳;赖标汶;俞兆康;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深圳市有机物测试与环境设备检测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沼 湿地 植被 定时 采集 大型 游泳 动物 网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盐沼湿地植被区定时采集大型游泳动物的网具,包括两个挡网,两个所述挡网为前后设置,两个所述挡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两个所述挡网相远离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固定杆,两个所述挡网之间设有推网,两个所述挡网的右侧设有收集网,所述收集网左侧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通过挡网选定收集区域,通过推网驱赶两个挡网之间的大型游泳动物至收集网中,进行收集,收集过程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游泳动物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盐沼湿地植被区定时采集大型游泳动物的网具。
背景技术
盐沼是地表过湿或季节性积水、土壤盐渍化并长有盐生植物的地段,盐沼地表水呈碱性、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表层积累有可溶性盐,其上生长着盐生植物,盐沼广泛分布于海滨、河口或气候干旱或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带的盐湖边或低湿地上,在对盐沼湿地进行研究时,通常会采集湿地内的大型游泳动物进行研究;
现有的采集方式为人工通过采集网具采集,但现有的网具在使用时采集范围小,需要进行多次采集,耗时过长,而且采集过于分散,不利于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采集范围小、采集点分散等缺陷,提供一种盐沼湿地植被区定时采集大型游泳动物的网具。所述一种盐沼湿地植被区定时采集大型游泳动物的网具具有采集范围大、采集点集中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盐沼湿地植被区定时采集大型游泳动物的网具,包括两个挡网,两个所述挡网为前后设置,两个所述挡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两个所述挡网相远离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固定杆,两个所述挡网之间设有推网,两个所述挡网的右侧设有收集网,所述收集网左侧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收集网右侧固定连接有加重块。
优选的,位于两个所述挡网右侧的第一固定杆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圆环,两个所述圆环为上下设置,位于所述收集网左侧的两个第二固定杆左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为上下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块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短杆,所述短杆底端穿过圆环内腔,并与圆环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底端均为圆锥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推网后侧设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前侧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开槽内腔设有转轴,所述第一竖杆顶部开设有开孔,所述转轴底端插接在位于下侧的轴承内腔,转轴顶端贯穿位于上侧的轴承内腔和穿孔,并延伸至上侧,所述推网后侧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所述推网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一竖杆靠近顶部处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位于穿孔后侧,所述内腔设有第一活动块和拉杆,所述内腔后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拉杆后端穿过通孔,所述拉杆前端贯穿第一活动块,所述拉杆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一活动块后侧,所述第一弹簧后侧固定连接在内腔后侧,所述第一弹簧前侧与第一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后侧开设有插孔,所述拉杆前端插接在插孔内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杆前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梯形板,所述梯形板右侧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开设有与梯形板相匹配的梯形滑槽,所述梯形板右侧插接在梯形滑槽内腔,所述梯形板靠近右侧处内腔设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杆,所述梯形板顶部开设有与挡杆相匹配的开口,所述挡杆顶端穿过开口,并延伸至梯形板顶部,所述第二活动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底部固定连接在内腔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杆后侧和第二竖杆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毛刷,所述活动板和梯形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毛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挡网选定收集区域,通过推网驱赶两个挡网之间的大型游泳动物至收集网中,进行收集,收集过程简单,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深圳市有机物测试与环境设备检测中心),未经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深圳市有机物测试与环境设备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2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