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设备控制装置和烹饪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1403.1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罗绍生;王帅;江太阳;苏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F24C7/08;A47J36/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刘潇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设备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控制装置和烹饪设备。所述烹饪设备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感应单元,包括第一感应元件;第二感应单元,包括第二感应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元件和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导通以使得烹饪设备开启,所述第一感应元件和所述第二感应元件断开以使得所述烹饪设备关闭。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控制精度高的烹饪设备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烹饪设备控制装置和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例如电磁炉或电炒锅等的烹饪设备,其在使用时,需要用户根据实际的烹饪需要而对其火力、功率、时间或烹饪功能等进行调节。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电子电位器来实现烹饪设备的调节控制。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其中一项不足是,例如电子电位器的火力、功率、时间或烹饪功能等控制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磨损老化,由此导致其对烹饪设备控制的精确程度降低,甚至出现跳挡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感应单元,包括第一感应元件;第二感应单元,包括第二感应元件;其中,第一感应元件和第二感应元件导通以使得烹饪设备开启,第一感应元件和第二感应元件断开以使得烹饪设备关闭。
为了避免烹饪设备控制装置磨损老化,本实施例采用感应元件实现对烹饪设备的控制调节。第一感应元件和第二感应单元的相互配合,实现对烹饪设备的例如火力、功率、时间或烹饪功能等等参数的控制。本实施例可避免接触式控制装置因长期使用导致磨损的弊端,进而提高了烹饪设备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避免了烹饪设备控制装置的磨损老化,因此,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控制装置在长期使用后,仍可在实现调节控制时,保持较高的精确程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感应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感应元件;第二感应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感应元件;其中,任一第一感应元件与任一第二感应元件导通以使得烹饪设备开启,任一第一感应元件与任一第二感应元件断开以使得烹饪设备关闭。
当在第一感应单元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感应元件,在第二感应单元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感应元件时,至少能够实现烹饪设备的开启或关闭。当在第一感应单元上设置多个第一感应元件,在第二感应单元上设置多个第二感应元件时,通过改变多个第一感应元件与多个第二感应元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实现对烹饪设备的火力、功率、时间或烹饪功能等的调节。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感应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感应元件;第二感应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感应元件;其中,任一第一感应元件和任一第二感应元件导通以使得烹饪设备开启并以第一模式运行,任一第一感应元件和另任一第二感应元件导通以使得烹饪设备开启并以第二模式运行。
多个第一感应元件和多个第二感应元件可提高烹饪设备的调节精度,提高用户体验。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以第一模式运行时具有第一参数,烹饪设备以第二模式运行时具有第二参数,第一参数区别于第二参数。
本实施例可通过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的配合,实现对烹饪设备的例如火力、功率、时间或烹饪功能等多种参数的灵活和多样化调节。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感应元件和第二感应元件为光学感应元件;或第一感应元件和第二感应元件为电学感应元件。
光学感应元件具有反应灵敏、不需直接接触即可实现高效、准确感应的优点。电学感应元件则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和易于加工制造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14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