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故障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1202.1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8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如;黄开强;陈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钖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31/52;H01M10/4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李艾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故障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路板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电压采样模块、电流采样模块、DC插头和表笔;所述电压采样模块与所述DC插头一端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流采样模块与所述DC插头一端的负极相连接;所述DC插头另一端与所述表笔相连接;所述表笔的红笔可移动地接入电路板待检测点,所述表笔的黑笔与所述电路板的公共端固定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和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分别相连接以将检测到的电压和电流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电压采样模块、电流采样模块和显示模块分别相连接以供电。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电路板上短路的器件发热或者直接烧毁,达到快速排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故障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方式都是用万用表短路档位来检测电路板是否短路。但是,现阶段电路板上线路密集度高,需通过分块将线路切断来判断该区域是否短路。这样操作浪费时间并且损坏电路板原有线路此外,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是否短路时,红表笔和黑表笔均需要接入电路板对应的位置,因此需要一只手拿红表笔,另一只手拿黑表笔,两只手都被占用,无法来进行其他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电路板故障检测装置,能够使电路板上短路的器件发热或者直接烧毁,达到快速排查。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板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电压采样模块、电流采样模块、DC插头和表笔;所述电压采样模块与所述DC插头一端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电流采样模块与所述DC插头一端的负极相连接;所述DC插头另一端与所述表笔相连接;所述表笔的红笔可移动地接入电路板待检测点,所述表笔的黑笔与所述电路板的公共端固定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和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分别相连接以通过显示模块显示检测到的电压和电流;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电压采样模块、电流采样模块和显示模块分别相连接以供电。
优选的,所述电压采样模块包括DC-DC转换芯片和多档位电压切换开关;所述多档位电压切换开关与所述DC-DC转换芯片的档位输入端相连接,所述DC-DC转换芯片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DC-DC转换芯片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和所述DC插头的正极分别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压采样模块还包括第一自锁开关;所述第一自锁开关设置在所述DC-DC转换芯片和所述DC插头的正极之间。
优选的,所述电压采样模块还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三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DC-DC转换芯片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故障检测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一端与所述DC插头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报警模块的另一端与报警器相连接以进行声音报警、声光报警或光报警。
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DC插头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均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报警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包括一运算放大器、一模拟开关和康姆铜丝电阻;所述微处理器模块与所述模拟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模拟开关的静触点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模拟开关的动触点接地或与所述DC插头的负极相连接;所述DC插头的负极还通过所述康姆铜丝电阻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相连接。
优选的,电源模块包括外接电源供电和锂电池供电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钖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钖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1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污泥脱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载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的S型进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