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指关节力量恢复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41096.7 | 申请日: | 2020-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2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燕 |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孙永智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指关节 力量 恢复 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指关节力量恢复训练装置,涉及指关节力量恢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可握在手上的握柄,握柄的一端设有用于拇指插入的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一按压结构;握柄的外周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四个第二按压结构;第二按压结构和第一按压结构结构相同;第二按压结构包括按压帽和活塞管,按压帽内设有一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设有一顶杆,顶杆的顶部设有一固定板,固定板通过一弹簧连接有一抵接板;抵接板和固定板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一相互配合的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按压帽和活塞管活动配合。本实用新型指关节力量恢复训练装置,实现根据患者的各自情况,调整指关节力量训练时的训练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指关节力量恢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式指关节力量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肢体功能障碍的群体数量在逐年增加,肢体功能障碍一般都会伴随手功能的丧失,致患者双手无力、手指无法正常曲张;手功能恢复的好坏关系到患者今后的生存质量,康复实践证明手功能的恢复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是最难的,也是最慢的,在康复过程中,为了防止手部肌肉萎缩、尽快恢复手功能,采取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治疗重要。
统的手部治疗主要是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使患者逐渐恢复其手指的张曲功能,这种治疗方式需由专业的诊疗医师进行,整个康复过程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压力,从而带来巨大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指关节力量恢复训练装置,利用现代康复器械技术实现对患者手指进行康复训练,降低功能障碍手指进行治疗的成本,同时提高了康复训练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式指关节力量恢复训练装置,包括一可握在手上的握柄,所述握柄的一端设有用于拇指插入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第一按压结构;所述握柄的外周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四个第二按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按压结构和第一按压结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按压结构包括按压帽,所述按压帽为一管状结构;所述按压帽内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一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设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一弹簧连接有一抵接板;所述抵接板和固定板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一相互配合的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第二按压结构还包括一活塞管;所述按压帽和活塞管活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握柄的周侧设有与活塞管螺纹连接的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的底侧面安装有可调的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盲孔的底侧面设有与支撑柱螺纹连接的螺纹安装孔,所述支撑柱成“T”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管内螺纹连接有一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设有与顶杆贯穿配合的贯穿孔;
所述限位环靠近抵接板的一表面设有缓冲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垫圈为一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帽的端部可拆卸的安装有透明盖,所述透明盖与支撑板之间形成一容纳腔;
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电源和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触点通过第一导线与指示灯电性连接,所述顶杆为一空心管体;所述第二导电触点通过第二导线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和指示灯通过第三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均贯穿固定板、顶杆和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帽的内侧壁上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活塞管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导向滑槽相配合的导向滑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燕,未经李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1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林下散养鸡养殖房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堤坝加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