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被动蒸发冷却复合幕墙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0741.3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7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华;许吉航;廖德妮;徐蘅;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1/70;E04B2/96;F24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秋武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被动 蒸发 冷却 复合 幕墙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被动蒸发冷却复合幕墙构造,应用于墙体,包括间隔设于墙体外的吸湿隔板和反射幕墙,吸湿隔板设于墙体和反射幕墙之间,吸湿隔板和反射幕墙之间设有第一空气层,吸湿隔板和墙体之间设有第二空气层,第二空气层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通风口,反射幕墙设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从反射幕墙向吸湿隔板方向延伸。反射幕墙可反射一定的太阳辐射热量,同时墙体通过吸湿隔板的吸湿与水分的蒸发,阻止了外界将热量传递到室内,又将热量通过反射幕墙传给室外,为室内提供冷量,改善了室内热环境,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降低了空调的能耗,有利于控制城市的热岛效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被动蒸发冷却复合幕墙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建筑能耗占所有能源消耗总量的27.8%,其中38%的能耗来自于建筑中空调装置的使用。为了解决建筑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应该通过更多的“被动式”技术来调节室内的热湿环境,逐渐将传统的“主动式制冷”转向“被动式”,既可节能又具有可持续性。
在季风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地区,夏季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降雨量丰沛、季候风旺盛。建筑蒸发降温的基本原理源于建筑物表面水分被动蒸发冷却,可实现建筑物的降温,从而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的质量和降低空调负荷的目的。理论上,以降低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为目的的利用太阳能蒸发冷却问题,按蒸发机理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自由水表面的蒸发冷却问题,这类问题包括蓄水屋面、蓄水漂浮物、浅层蓄水、流动水膜及复杂的喷雾措施等,这些问题的共同机理可认为是由一个液体自由表面与空气介质直接接触时产生的热质交换过程。
另一类是多孔材料蓄水蒸发冷却问题,这类问题的机理十分复杂。一般认为它是在毛细作用为主的热湿耦合迁移机理作用下完成的热质交换过程。
为了减少空调能耗,近年来被动式蒸发冷却技术得到了一些研究发展,主要应用于屋顶,通过设置多孔材料,喷淋设备等手段减少外部热量传入室内降低室内冷负荷和提高空调性能两方面入手。尽管部分方案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得到应用,然而在应用广泛的幕墙构造上鲜有尝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被动蒸发冷却复合幕墙构造,其改善了室内热环境,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降低了空调的能耗,有效地减少了建筑能耗,有利于控制城市的热岛效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被动蒸发冷却复合幕墙构造,应用于墙体,包括间隔设于墙体外的吸湿隔板和反射幕墙,吸湿隔板设于墙体和反射幕墙之间,吸湿隔板和反射幕墙之间设有第一空气层,吸湿隔板和墙体之间设有第二空气层,第二空气层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通风口,反射幕墙设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从反射幕墙向吸湿隔板方向延伸。
进一步,导流装置为设置在反射幕墙上的包边,包边向吸湿隔板倾斜。
进一步,包边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θ,2°≤θ≤5°。
进一步,吸湿隔板上方设有喷淋装置。
进一步,吸湿隔板下端设有水槽。
进一步,还包括龙骨,龙骨一端连接反射幕墙,龙骨另一端连接吸湿隔板。
进一步,反射幕墙为铝板幕墙,铝板幕墙表面涂有反射材料。
进一步,吸湿隔板为多孔聚酯隔板。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07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