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技术的锅炉燃烧固体废料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9950.6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9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勇;刘彦鹏;丁浩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G5/033 | 分类号: | F23G5/033;F23G5/04;F23G5/08;F23G5/16;F23G5/44;F23G5/46;F23J15/00;F23J15/0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马龙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等离子体 技术 锅炉 燃烧 固体 废料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技术的锅炉燃烧固体废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前处理装置(1)、等离子体处理装置(2)、锅炉(3)、灰烬处理装置(4)和尾气处理装置(5),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2)将前处理后的固体废料输入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2)内,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2)将产生的合成气和灰烬分别输送至锅炉(3)和灰烬处理装置(4)内,所述锅炉(3)还连接所述尾气处理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技术的锅炉燃烧固体废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前处理装置(1)包括周转箱(101)、提升机(102)、强力粉碎机(103)和螺旋输送机(104),固体废料装入所述周转箱(101)内,并通过提升机(102)送入至强力粉碎机(103)内,所述螺旋输送机(104)的进口与强力粉碎机(103)的出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技术的锅炉燃烧固体废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2)包括相连接的干燥区(203)和焚烧区(204),所述干燥区(203)远离焚烧区(204)的一端设有合成气出口(201)和进料口(202),所述合成气出口(201)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5)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干燥区(203)和焚烧区(204)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等离子枪(205),所述焚烧区(204)远离干燥区(203)的一端设有空气进口(206)和灰烬斗(208),所述灰烬斗(208)的底端设有灰烬出口(209),所述灰烬斗(208)上还安装有控制阀(2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技术的锅炉燃烧固体废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烬处理装置(4)包括冷却塔(403),所述冷却塔(403)通过灰烬管(401)依次连接余热回收装置一(402)和灰烬出口(209),所述冷却塔(403)内腔顶部设有喷淋管(404),所述冷却塔(403)的内腔位于喷淋管(404)的下方设有水渣分离板(407),所述水渣分离板(407)的底端与冷却塔(403)外壁底部的出渣口(408)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技术的锅炉燃烧固体废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403)的内腔底部位于水渣分离板(407)的下方安装有换热器(409),所述冷却塔(403)的外部通过循环管(405) 连接于水泵(406)的出口端,所述水泵(406)的入口端通过循环管(405)连接于冷却塔(403)的内腔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技术的锅炉燃烧固体废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5)包括气体管路(510),通过二次燃烧室(501)依次连接余热回收装置二(502)、除酸急冷塔(503)、过滤装置(504)、除尘装置一(505)、除尘装置二(506)、脱硝装置(507)、烟囱(508)和引风机(509),所述气体管路(510)内也安装有等离子枪(2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技术的锅炉燃烧固体废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504)内部为活性炭和消石灰,所述除尘装置一(505)为折流板重力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二除尘装置二(506)为布袋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一(505)包括交错设置在除尘装置一(505)内壁上的折流板(5051),所述除尘装置一(505)的底部设有出灰口(505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技术的锅炉燃烧固体废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3)包括炉膛(301)和煤粉燃烧器(302),所述合成气出口(201)通过气体管路(510)与气固分离器(303)相连接,所述气固分离器(303)通过两路输送管路(304)分别连接于炉膛(301)和煤粉燃烧器(3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99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屏蔽遮光用胶带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牡丹种植用除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