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膨胀性土层的浅埋暗挖隧道支护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7954.0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7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罗斌;黄俊;刘启刚;刘光荣;夏洋;杨新安;丁春林;马明杰;陈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30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膨胀 土层 浅埋暗挖 隧道 支护 | ||
1.一种用于膨胀性土层的浅埋暗挖隧道支护,本支护为复合式衬砌,包括沿隧道径向由外而内依序布置的超前支护层(A)、初期支护层(B)以及后期支护层(C);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前支护层(A)包括管长方向平行隧道长度方向布置的钢管(A1)以及管身轴线与隧道轴线处于同一面上的打入式锚管(A2);各钢管(A1)环绕隧道轴线而在隧道拱形面上彼此平行且依序周向间隔均布,从而形成大管棚预支护;打入式锚管(A2)穿过大管棚预支护所形成拱形面并倾斜打入围岩土层内,以便与围岩土层间形成夹角,各打入式锚管(A2)彼此平行且同样在隧道拱形面上依序周向间隔均布;
所述打入式锚管(A2)包括直管状的管身(10)以及同轴布置于管身(10)顶端管口处的锚头(20),所述锚头(20)外形呈圆锥状且锚头(20)的用于配合管身(10)顶端管口的锥底面直径等于管身(10)外径;所述锚头(20)的锥面处径向凹设有槽长方向平行锚头(20)轴线方向的容纳槽(21),所述容纳槽(21)为尖部朝向锚头(20)尖端且尾部朝向管身(10)所在方向的水滴状的沉槽结构;防松翼板(31)通过铰接轴(32)铰接在容纳槽(21)内;防松翼板(31)外形呈两梯形边与容纳槽(21)两槽壁彼此平行的梯形块状,铰接轴(32)用于配合防松翼板(31)的配合位置相对靠近防松翼板(31)的梯形顶边处,且铰接轴(32)的两轴端分别配合于容纳槽(21)的两相对槽壁上;防松翼板(31)的用于配合容纳槽(21)槽底面的内侧面处布置有凹槽(31a),且凹槽(31a)槽长方向平行锚头(20)轴线方向;防松翼板(31)尾端与水滴状的容纳槽(21)的尾端之间间隙以及凹槽(31a)槽腔均形成供砂石进入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膨胀性土层的浅埋暗挖隧道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A1)为外径为108mm且壁厚为6mm的热轧管,每相邻两组钢管(A1)间距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膨胀性土层的浅埋暗挖隧道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10)为外径为42mm且壁厚为3.5mm的热轧无缝管,管身(10)长度为3.5m;所述打入式锚管(A2)与围岩土层间形成的夹角为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膨胀性土层的浅埋暗挖隧道支护,其特征在于:以一组容纳槽(21)配合一组防松翼板(31)而形成一组防松单元,所述防松单元为两组以上,各防松单元环绕锚头(20)轴线而在锚头(20)锥面处周向依序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膨胀性土层的浅埋暗挖隧道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1)的槽底面平行锚头(20)的轴线,且所述容纳槽(21)的靠近尖端的槽底面处凹设有提供防松翼板(31)的梯形顶边的向下活动空间以及限制防松翼板(31)最大展开角度的止口槽(21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膨胀性土层的浅埋暗挖隧道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10)的顶端管口的管腔处设置内螺纹段,所述锚头(20)的锥底面处同轴向外延伸设置配合段(22)且配合段(22)处布置外螺纹段,以使得锚头(20)与管身(10)间形成螺纹固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79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膨胀土支护的打入式锚管
- 下一篇:一种轨道车辆跳板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