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裂缝宽度静荷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7058.4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7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仪;毕树欣;吴增美;许琳;唐晓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特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6;G01N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李铃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缝 宽度 荷载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裂缝宽度静荷载检测装置,包括固定侧板,固定侧板的顶端之间连接有固定顶板,固定顶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固定顶板上位于第一液压伸缩杆和第二液压伸缩杆之间对称设有激光测距器,第一液压伸缩杆和第二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底部设有下压底板,固定侧板的一侧设有控制箱,控制箱上分别设有显示器和控制按钮,显示器分别与激光测距器和压力传感器电性相连,有益效果:这样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反复进分析,可以之间测得其静荷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荷载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裂缝宽度静荷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静荷载是指不随时间变化的荷载。如设备自重,构件本身自重,水压力,土压力。
在进行裂缝宽度静荷载检测的时候,现有的检测技术需要经过复杂的数据分析,同时需要将检测装置连接电脑,通过控制面板进行操控,反复操作容易将设备造成损坏,在对裂缝宽度静荷载进行检测的时候,不便进行直观检测,不便进行短时间内得知的静荷载。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裂缝宽度静荷载检测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裂缝宽度静荷载检测装置,包括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的顶端之间连接有固定顶板,所述固定顶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所述固定顶板上位于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和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之间对称设有激光测距器,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和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设有下压底板,所述固定侧板的一侧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分别设有显示器和控制按钮,所述显示器分别与所述激光测距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相连,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控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侧板的外侧上均固定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测距器由外部电源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侧板与所述固定顶板之间连接有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上对称设有固定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裂缝宽度静荷载检测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固定顶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固定顶板上位于第一液压伸缩杆和第二液压伸缩杆之间对称设有激光测距器,第一液压伸缩杆和第二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底部设有下压底板,固定侧板的一侧设有控制箱,控制箱上分别设有显示器和控制按钮,显示器分别与激光测距器和压力传感器电性相连,在使用时,首先将固定侧板固定在地面上,并使第一液压伸缩杆和第二液压伸缩杆分别位于裂缝的两侧,且距离相等,利用激光测距器测出裂缝本身的宽度,再启动液压缸,使液压伸缩杆对裂缝两侧施加压力,当激光测距器检测到裂缝宽度发生变化时,读取压力传感器上的数值,即可完成检测,这样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反复进分析,可以之间测得其静荷载。
(2)、在固定侧板的外侧上均固定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有安装孔,在使用时,便于固定侧板与地面的固定安装。
(3)、激光测距器由外部电源供电,为其提供稳定的电源。
(4)、在固定侧板与所述固定顶板之间连接有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上对称设有固定钉,便于在使用时后,固定侧板与固定顶板的拆卸。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特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特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70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