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35520.7 | 申请日: | 202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1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信;袁代柱;王骏华;尚显文;张皓;李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信 |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脊柱 损伤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包括躺卧板,躺卧板的板体中部开设有通孔并安装有空心管,空心管的下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其中一端的外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中部安装有内螺纹座,内螺纹座上插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上端所对应的躺卧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电机,支撑板另一端端面的两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导向孔,第二连接板通过导向孔插设有可相对滑动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躺卧板的下表面,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封堵座,封堵座的上表面嵌入有反射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使患者在躺卧状态下通过针灸法进行脊柱的恢复式治疗,有利于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在发生损伤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待初步治疗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恢复式治疗,恢复式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针灸的方法,然而传统采用针灸法对患者进行脊柱的恢复式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患者以俯卧的姿势对其脊柱所对应的背部进行扎针,由于患者处于脊柱损伤的恢复式治疗状态,因此使患者不便且不易长期处于呈俯卧状态,进而造成了采用针灸法对患者进行脊柱的恢复式治疗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包括躺卧板,所述躺卧板的板体中部开设有通孔并安装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上端与躺卧板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空心管的下端延伸至躺卧板下表面的下方,所述空心管的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其中一端的外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安装有内螺纹座,所述内螺纹座上插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所对应的躺卧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端端面的两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导向孔,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导向孔插设有可相对滑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躺卧板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封堵座,所述封堵座的高度与空心管的高度相等,所述封堵座的上表面嵌入有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的上表面与封堵座的上表面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躺卧板两端的两侧边沿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下端焊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封堵座处于空心管内且与封堵座的上表面与空心管的上表面相平齐时,所述封堵座的外环面与对应的空心管的内表面相接触,且所述空心管的下端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整个躺卧板代替脊柱损伤患者所躺卧的床体上的床板,并通过安装孔与患者所躺卧的床体的床架相连接,当患者未进行针灸时,躺卧板和封堵座能够对躺卧的患者的身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供患者进行躺卧;当需要对患者进行针灸时,控制电机转动并使第一连接板相对螺纹杆呈向下运动的状态,在导向杆的限位下,支撑板会向空心管的下方进行移动,待支撑板移动至空心管下方且封堵座从空心管内移出时,此时躺卧板依然能够对躺卧的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进一步可通过空心管下端经空心管对患者脊柱处所对应的背部进行扎针,且在反射镜的反射下能够确保扎针的准确进行,因此可实现患者躺卧状态下通过针灸法对患者进行脊柱的恢复式治疗,避免了患者在俯卧状态下通过针灸法进行脊柱的恢复式治疗的现象,确保了针灸过程中的准确性、安全性,有利于进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信,未经吴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55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