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桨叶干燥机出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5230.2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0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盈海;吴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华化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116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桨叶 干燥机 出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进的桨叶干燥机出水结构,该结构柔软有韧性,在随轴体旋转过程中不易损坏,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入冷凝水中,便于冷凝水及时排出。该改进的桨叶干燥机热轴结构,包括桨叶干燥机轴管、轴头、叶片和虹吸出水管,桨叶干燥机轴管与轴头连接成桨叶轴体,叶片安装在桨叶干燥机轴管外,虹吸出水管由一侧轴头插入桨叶干燥机轴管内,冷凝水在轴管内外压差形成的虹吸原理下,通过虹吸出水管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出水管采用虹吸软管,该虹吸软管与安装侧轴头密封连接。软管直径根据冷凝水量的多少通过工艺核算确定,轴头内径一般确定为软管直径的两倍大较为合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和桨叶干燥机出水结构,此出水结构适用于蒸汽作为热介质的桨叶干燥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桨叶干燥机冷凝水排出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依靠桨叶干燥机自身斜度,冷凝水自然排出;此种结构轴管内部没有设置任何排水管道,方便检修。但是桨叶干燥机斜度一般都在1°左右,依靠这个斜度排水会造成有大量冷凝水排出不畅,影响换热效果,甚至造成设备产能不达标。
第二种,是在右侧轴头前设置偏心舀水筒,依靠轴体的旋转将冷凝水排出;偏心舀水筒的设置可以加速冷凝水的排出,但是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偏心舀水筒是依靠轴体的旋转,既轴体旋转一周,舀水出水一次。桨叶干燥机轴体转速一般在20r/m之内,对于体量大产能大的干燥机,此结构的排水速度不能满足要求。
第三种,右轴头内设置钢制虹吸管道(图1所示),通过虹吸原理排出冷凝水。虹吸排水的速度远远超过前面两种排水结构,但是钢制管道焊接在轴体内部,只有液面浸没吸水口时才能排出冷凝水,这样造成部分冷凝水滞留在轴管内不能排出。其次,轴头内部空间有限导致钢制虹吸管道不易拆卸,检修和更换都很困难,一旦钢制管道在轴管内部老化生锈或掉落,在轴管内部易形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桨叶干燥机出水结构,该结构柔软有韧性,在随轴体旋转过程中不易损坏,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入冷凝水中,便于冷凝水及时排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的桨叶干燥机出水结构,包括桨叶干燥机轴管、轴头、叶片和虹吸出水管,桨叶干燥机轴管与轴头连接成桨叶轴体,叶片安装在桨叶干燥机轴管外,虹吸出水管由一侧轴头插入桨叶干燥机轴管内,冷凝水在轴管内外压差形成的虹吸原理下,通过虹吸出水管排出,所述虹吸出水管采用虹吸软管,该虹吸软管与安装侧轴头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虹吸软管端部通过法兰及紧固件与安装侧轴头固定连接;
优选地,安装侧轴头内孔直径为虹吸软管直径的1.5-2.5倍;
优选地,安装侧轴头内孔直径为虹吸软管直径的2倍;
优选地,所述虹吸软管采用橡胶软管、金属软管或编织结构软管;
优选地,所述虹吸软管与端部法兰采用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虹吸软管选用橡胶软管,该橡胶软管与端部法兰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桨叶干燥机出水管采用橡胶或金属软管材质,相比现有的硬质钢制出水管,价格低廉,且采用可拆结构,方便检修更换备件,互换性能较好。
2、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出水结构,可大大设备提高换热效率,节约蒸汽耗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桨叶干燥机出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4-钢制虹吸管;7-冷凝水;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和桨叶干燥机出水结构的示意图(也作摘要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华化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华化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5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