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穿戴式智能穴位手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33897.9 | 申请日: | 202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8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晨冰;侯瑜超;吴雯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H39/00;A61B5/0205;A61B5/11;A44C5/00;A44C5/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 地址: | 2004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智能 穴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穴位手环,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穴位手环包括手环本体、硅胶腕带电路;所述手环本体表面设有OLED模块、光电传感器、物理控制模块、蓝牙模块;所述的手环本体侧边设有电源模块;所述手环本体内部还设有ARM处理器模块、加速度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所述硅胶腕带电路两侧还分别设有通孔和固定钮;所述固定钮反面对应位置分别设有脉冲电路模块;各模块均与ARM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ARM处理器模块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端APP连接。其优点表现在:体积小、便于穿戴、使用安全,能够准确定位穴位,克服了现有经皮电刺激神经治疗仪难以实现家用治疗的重大缺陷,有效提高中医穴位刺激的可操作性,为慢性病的家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穴位手环。
背景技术
中国现有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由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近70%,然而现能提供的医疗模式并不能发挥其优势。近年来,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作为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与针灸穴位理论的结合,被许多研究证实其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有显著作用,包括但不限于镇痛、功能性胃肠病、失眠等。这一类疾病本身需要较长周期的治疗,合理运用这一技术于家庭场景,作为医院就诊治疗方式的延伸拓展,对这一系列疾病的诊疗和预后管理有很多帮助。如何使其具有便携性和易用性,可以普适运用于患者日常生活中,值得研究与探讨。
目前的经皮电刺激神经治疗仪主要通过脉冲信号发生电路、电刺激信号控制电路、功放和电源电路、面板显示、调整旋钮以及输出电极组成,通过功放电路输出脉冲电流到电极输出插孔。这样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不足:
体积庞大,便携性差:现有的治疗仪研发主要从医院设备器械角度优化,通过增加孔位和线路满足一机多人使用的应用场景,致使仪器在体积上过大,非便携化的特点也决定了使用者智能定时前往医疗机构。
设置复杂,操作繁琐:目前的治疗仪基本上多以频率、波形等专业参数作为设置项,缺少以疾病为特征的治疗功能选择,操作过程非常依赖使用者的专业知识。
缺少记录,参照性差:现有治疗仪普遍缺少数据记录模块,单次治疗后,治疗时间、部位、频率、波形、患者耐受度等无相关记录,非常依赖使用者笔头记录,多次使用前后亦缺少准确的前后参照比对。
交流电源,安全性差:目前的治疗仪多采用220V交流电的接入方式,随着电路的老化或是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局部漏电和短路,从而产生用电危险。
场景局限,成本较高:现有的治疗仪多为医院所采用的医疗器械,由于使用场地局限于医院,较长周期的使用下每次的治疗费成本相较家用途径相对高昂,不利于此项治疗技术的推广。
基于以上,现有的经皮电刺激神经治疗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影响治疗依从性。
中国专利文献:CN201510852012.1,申请日2015.11.27,专利名称为:一种医用手环。公开了一种医用手环,包括腕带和表盘,腕带具有两个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表盘下方,第二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表盘上方;表盘内设有芯片;手环还包括储药部,储药部分别与腕带的第一端部和表盘相连接;储药部包括一个底座,底座与人体皮肤之间接触;底座上设有两个环状凸台,每个凸台内分别设有脉动传感器和硝酸甘油药物贴片。
中国专利文献:CN201710870096.0,申请日2017.09.22,专利名称为:一种针灸理疗手环及系统。公开了一种针灸理疗手环及系统,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针灸理疗手环,应用于针灸理疗系统,所述针灸理疗系统包括:服务器。所述针灸理疗手环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脉冲输出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采集用于表征人体健康状态的信号,并将其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经所述通信模块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服务器经所述通信模块发送的信号,以便基于所述信号控制所述脉冲输出模块。所述脉冲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进行针灸理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3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水设备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水连铸用滤杂器及中间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