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3318.0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2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燕飞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2G1/02;F23K3/14;F23L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吴江东 |
地址: | 614800 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蒸汽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包括燃烧装置和设置于所述燃烧装置顶部的蒸汽发生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顶部敞口的炉体,设置于所述炉体内风室和燃烧室,以及设置于所述炉体上进风口、进料口,清灰门、炉门和至少一个点火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节能器,所述节能器为两端敞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筒壁中空形成夹层结构,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节能器进水口和节能器出水口;所述节能器进水口通过软管设置有水泵,所述筒体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集水箱、膜式水冷壁和第一蒸汽室等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配风合理,不仅提高产品热效率,还可避免产生黑烟和高温氮氧化合物,降低对环境污染,改善蒸汽质量,防止回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生物质蒸汽发生器为节能器和蒸汽发生器本体分体布置,炉体(3)结构不紧凑。生物质颗粒燃烧炉膛配风不合理,燃料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黑烟,燃烧温度不合理而产生较多高温氮氧化合物NOX,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产品热效率低的缺点。蒸汽带水严重,蒸汽质量差。燃料有时会回火,造成燃料斗(41)内燃料着火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包括燃烧装置和设置于所述燃烧装置顶部的蒸汽发生装置;
所述燃烧装置包括顶部敞口的炉体,设置于所述炉体内的底布风板,所述底布风板将所述炉体分隔成下部的风室和上部的燃烧室,所述底布风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风室和所述燃烧室的布风孔;所述炉体上与所述风室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鼓风机,所述炉体上与所述燃烧室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料口,清灰门、炉门和至少一个点火器,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生物质燃料;
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设置于所述炉体上方的节能器,所述节能器为两端敞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筒壁中空形成夹层结构,所述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夹层结构相连通的节能器进水口和节能器出水口;所述节能器进水口通过软管设置有水泵,所述筒体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集水箱、膜式蒸发器和第一蒸汽室,所述第一蒸汽室的上部设置第二蒸汽室,所述集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节能器出水口连通管相连通,所述膜式蒸发器为环形,侧壁采用膜式水冷壁,所述节能器进水口、夹层结构、连通管、集水箱、膜式水冷壁的介质腔、第一蒸汽室下部依次连通形成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内设置有软水,所述第一蒸汽室和第二蒸汽室依次连通形成蒸汽通道,所述第二蒸汽室的顶部设置有蒸汽供汽口;所述集水箱和所述第一蒸汽室也为环形,从而在所述集水箱、膜式蒸发器、和第一蒸汽室的内腔依次连通形成密闭的第一烟气通道,所述集水箱、膜式水冷壁和第一蒸汽室与所述筒体之间形成密闭的环形第二烟气通道,所述第一蒸汽室上设置有连通第一烟气通道和第二烟气通道的烟气通孔,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烟气排放口,所述烟气排放口处设置有引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蒸汽室的内壁上沿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连通所述第一蒸汽室和所述第二蒸汽室的蒸汽收集孔。
进一步的,所述节能器的顶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夹层结构相连通的排气口,所述第一蒸汽室的顶壁设置有压力表和压力控制器管座。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外设置有连通水位计管,所述水位计管的一端设置于第一蒸汽室的顶部,所述水位计管的另一端设置于集水箱上,所述水位计管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阀管座,所述水位计管的中部设置有液压电极水位计,所述水位计管的下部设置有电极筒排污口。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夹层结构相连通的节能器排污口。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外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料斗,设置于所述料斗下方的第一螺旋给料器,所述第一螺旋给料器的另一端设置有落料筒,所述落料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旋给料器,所述第二螺旋给料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燕飞,未经王燕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3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测绘仪的螺旋桨保护罩
- 下一篇:下料装置及防堵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