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腿部康健理疗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30826.3 | 申请日: | 2020-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8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优冠植保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H15/02;A61G13/00;A61G1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腿部 康健 理疗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腿部康健理疗设备,包括床体,还包括控制器、烘烤机构和按摩机构,烘烤机构包括烤灯、第一电动推杆和角度调节组件,按摩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推杆、支撑杆、弹性组件和按摩组件,所述烤灯、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角度调节组件均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腿部康健理疗设备,在能够促进病人腿部血液循环的基础上进行按摩,康健理疗效果更佳,有利于通经络病人腿部穴位,舒活筋骨,同时满足不同身高和身材的病人进行腿部的康健理疗,从而满足了不同人群的理疗需要,进而提升了本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腿部康健理疗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人因熬夜贪凉、缺乏运动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引发人体内毒垢的大量残留、气血不畅等内在问题的存在,从而表现出来的就是腿部肥大、各种关节疾病等外在问题,这也是现代人旁边存在的亚健康问题,这些疾病长期得不到正确理疗,通过内服的药物中的有效成份无法通过循环系统到达骨骼是风湿、类风湿等各种骨关节疾病难以根治的根本原因,此时应该用到按摩等康健理疗的方法。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而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因此,按摩在临床康复理疗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腿部理疗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对关节组织炎症的吸收能力,缓解关节炎症状,促进软组织损伤愈合,因此,腿部理疗设备成为腿部康健理疗的必备仪器之一。而现有市场中缺乏腿部康健理疗的设备,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促进病人腿部血液循环,通经络穴位,舒活筋骨,缓解病人压力的腿部康健理疗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康健理疗设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腿部康健理疗设备,包括床体,还包括控制器、烘烤机构和按摩机构,所述控制器固定设在床体上,所述烘烤机构通过第一滑台滑动设在床体的顶部一端以烘烤病人腿部,烘烤机构包括烤灯、第一电动推杆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通过滑块滑动设在第一滑台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水平设在第一滑台上,并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烤灯固定设在角度调节组件上,所述按摩机构通过第二滑台滑动设在床体的顶部另一端以按摩病人腿部,按摩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推杆、支撑杆、弹性组件和按摩组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滑动设在第二滑台上,所述支撑杆水平设在第二电动推杆的顶部,所述弹性组件呈对称设在支撑杆的底部两端,弹性组件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架,所述按摩组件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烤灯、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角度调节组件均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一连杆竖直设在滑块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杆铰接设在第一连杆远离滑块的一端,所述烤灯与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设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并且其输出端与第二连杆的外壁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两个弹性杆,两个所述弹性杆呈对称竖直设在支撑杆的底部两端。
优选的,所述按摩组件包括若干个按摩滚轮,若干个按摩滚轮均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的两端,并且每个按摩滚轮均由软硅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床体的床头处固定设有头部搭接垫,所述床体的床尾处一体成型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设置有脚部搭接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上均套设有防护外壳,所述滑槽和防护外壳的敞开端上均设有风琴防护罩。
优选的,所述床体的床身处呈对称设置有两个防护栏。
优选的,所述床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优冠植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优冠植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0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