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焊丝成品自动包装的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0733.0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6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侯云昌;侯怀礼;袁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永昌焊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1/28 | 分类号: | B65B61/28;B65G4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耿树志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焊丝 成品 自动 包装 传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焊丝成品自动包装的传送装置,包括与焊丝层绕设备连接的缓冲槽,还包括移动槽、第二支架、传输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缓冲槽下方的第一支架上安装有T形支撑板;所述移动槽设在缓冲槽和传输单元之间,且紧邻传输单元;所述移动槽与缓冲槽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移动槽与传输单元垂直设置;所述移动槽一端放置在T形支撑板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移动槽与第二支架活页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架,另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槽底部下表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焊丝成品自动包装的传送装置,可以将产出后的产品直接输送至指定区域的装置,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丝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焊丝成品自动包装的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层绕工序是实心焊丝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它直接影响着产品产量。传统的工艺生产为每台层绕设备一名操作人员,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且劳动强度较大。为了解决劳动强度及人员要求高的问题现都采用层绕机器人来进行操作,产量及质量都有所提高。如图1-3所示,可由一名操作人员操作两台层绕设备。产品产出后由工人将产品报至旁边成品架上后统一进行包装处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焊丝成品自动包装的传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可以将产出后的产品直接输送至指定区域的装置,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焊丝成品自动包装的传送装置,包括与焊丝层绕设备连接的缓冲槽,还包括移动槽、第二支架、传输单元和驱动单元;
所述缓冲槽下方的第一支架上安装有T形支撑板;
所述移动槽设在缓冲槽和传输单元之间,且紧邻传输单元;所述移动槽与缓冲槽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移动槽与传输单元垂直设置;所述移动槽一端放置在T形支撑板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移动槽与第二支架活页连接;
所述驱动单元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架,另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槽底部下表面;所述移动槽可在驱动单元的作用下向上向靠近传输单元一侧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靠近移动槽一端设有产品拦截单元。
进一步的,产品拦截单元包括设在缓冲槽相对两侧壁上的通孔以及穿过两个通孔的拦截杆。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单元为电动滚筒皮带输送机。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为空气式弹簧、气缸和液压缸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驱动单元为气缸或液压缸时,气缸或液压缸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活塞杆固定连接移动槽底部下表面。
进一步的,焊丝层绕设备、缓冲槽和移动槽的数量相当,均为4个。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槽和缓冲槽均为两端敞口、底部为平面的U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槽末端与传动单元的间距为5-15mm,移动槽底部上表面的高度与传输单元的皮带传输面高度相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焊丝成品自动包装的传送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焊丝成品自动包装的传送装置,移动槽可上下移动,当向上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行,当向下移动放置在T形支撑板上时,可以与缓冲槽、传输单元构成一体,将产品输送至指定区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产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焊丝层绕生产工序设备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永昌焊丝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永昌焊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0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向立式钻孔机
- 下一篇: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