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已建引水渠式农村水电站的生态流量下泄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9519.3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8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华;王斌;徐岗;王自明;叶龙;周盛侄;胡金春;包中进;史斌;仇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9/00 | 分类号: | E02B9/00;E02B9/02;E02B8/04;E02B5/00;E02B5/08;E02B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地址: | 310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引水 农村 水电站 生态 流量 下泄 设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水渠式农村水电站。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已建引水渠式农村水电站的生态流量下泄设施,该设施应具有投资较少、适应强、操作方便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已建引水渠式农村水电站的生态流量下泄设施,其特征在于:该设施包括设置在引水渠底部的取水前池以及一端连通取水前池并且另一端伸入二道坝下游侧河道的生态流量管;所述取水前池设置在引水渠的渠首,位于取水前池中的生态流量管进口高于取水前池底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水渠式农村水电站,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整改已建成运行的引水渠式农村水电站引水系统并增设的生态流量下泄设施。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的建设,改变了河道的天然径流特征,生态流量是保障下游生态环境用水的最低要求以及保障下游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引水式水电站在河段上建拦河坝,然后利用现状河道+引水渠或者是引水隧道,把水从水库直接引到下游厂房发电,造成厂坝间河段自然河道的水量减少甚至脱流,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对于规划或者新建水电站,往往通过预设生态流量孔、设置生态机组、生态调度等方式泄放生态流量。而对于已建农村老旧水电站,特别是引水式水电站,尤其是引水渠式水电站,如果采用改造放空洞、排沙闸或加装虹吸管等措施,不仅投资大,而且电站业主方积极性不高,因此,亟需一种既能满足生态流量下泄要求,又不影响电站发电,还能节省投资的下泄生态流量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已建引水渠式农村水电站的生态流量下泄设施,该设施应具有投资较少、适应强、操作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已建引水渠式农村水电站的生态流量下泄设施,其特征在于:该设施包括设置在引水渠底部的取水前池以及一端连通取水前池并且另一端伸入二道坝下游侧河道的生态流量管;所述取水前池设置在引水渠的渠首,位于取水前池中的生态流量管进口高于取水前池底部。
所述引水渠的进口设有拦污栅。
所述生态流量管的比降为1%-3%。
所述生态流量管为PE管或者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不改变已建引水渠式水库大坝和二道坝等建筑物的情况下,布设生态流量下泄设施,既满足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又不影响水电站发电引水系统过流能力和已建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成功解决了已建引水渠式农村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的难题,具有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引水渠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B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引水渠式农村水电站包括设置在河道2上的拦河坝1和二道坝3、设置在拦河坝内的泄流闸1.1、设置在拦河坝与二道坝之间并且连通发电厂房的引水渠4。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已建引水渠式农村水电站的生态流量下泄设施,包括取水前池5与生态流量管6。所述取水前池设置在引水渠的渠首并且位于引水渠的底部,取水前池为上口敞开的长方体。所述生态流量管的一端连通取水前池并且另一端伸入二道坝下游侧河道。为避免生态流量管进口淤积,位于取水前池中的生态流量管进口高于取水前池底部。所述生态流量管的比降为1%-3%,并且生态流量管可采用PE管或者钢管。所述引水渠的进口设有拦污栅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9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标注牌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用具有过滤功能的环保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