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转体桥的抗倾覆和防超转的支撑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29305.6 | 申请日: | 2020-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5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麻广林;姜晓鹏;蒋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王于海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转体 倾覆 防超转 支撑 构件 | ||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转体桥的抗倾覆和防超转的支撑构件,一种适用于转体桥的抗倾覆和防超转的支撑构件,包括构件一、构件二和构件三组成的多组支撑构件,所述构件一包括翼缘一、腹板一和栓孔一,所述构件二包括翼缘二、腹板二和栓孔二,所述构件三包括翼缘三、腹板三和栓孔三,多组所述支撑构件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且沿圆周均匀设置,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各种平转型转体桥梁,特别对于不等跨转体桥效果明显,可精准控制转体角度,可在转盘结构施工时同步预埋,在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可有效防止桥梁倾覆,当转体启动时,其连接拆卸方便,转体角度控制精准,当转体到位后,警示灯闪烁提示,转动停止,转体完成后,固定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体桥设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转体桥的抗倾覆和防超转的预埋构件。
背景技术
转体桥即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桥梁。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主要应用于上跨峡谷、河流、铁路、高速公路等不能做支撑的情况。转体桥的转体系统由下转盘、上转盘、球铰、环形滑道、牵引系统组成,转体过程一般通过千斤顶对拉牵引索,形成旋转力偶而实现转体。
桥梁转体法施工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少、工艺简单、操作安全。
(2)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明确,力学性能好。
(3)转体法能较好地克服在高山峡谷、水深流急或经常通航的河道上架设大跨度构造物的困难,尤其是对修建处于交通运输繁忙的城市立交桥和铁路跨线桥,其优势更加明显。
(4)施工速度快、造价低、节约投资。在相同条件下,拱桥采用转体法与传统的悬吊拼装法、桁架伸臂法、搭架法相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且施工对既有线营运影响也较大,转体要点均在2小时左右。转体施工可以很好地避免施工对既有线的影响,且安全、方便、快捷。
抗倾覆和防超转是转体施工的两个关键条件,目前国内常规的抗倾覆辅助措施是在上下转盘间放置砂箱,几乎所有施工单位都反馈砂箱的支撑效果差,根本原因在于砂箱支座过程中的压实度低,后期由于砂粒的破碎和嵌固变形等因素,导致大部分砂箱都处于脱空状态,不能起到应有的支撑效果。
目前国内的转体桥体量大部分都在万吨级左右,转动惯性大,超转现象时有发生,超转后再调整桥梁姿态存在较大困难。
桥梁平行转体的转动体系多采用球铰转动体系,主要有上转盘、下转盘、球铰、环形滑道、撑脚、牵引索、助推反力支座、牵引反力支座、助推千斤顶、连续牵引千斤顶组成。上转盘浇筑在上承台的下表面,下转盘浇筑在一个下承台的上表面,上承台布设在下承台的正上方,桥梁的支墩浇筑在上承台的上表面;桥梁转体施工通常采用在上转盘中预埋牵引索,通过张拉牵引索给上转盘提供一个克服上、下球铰之间及撑脚与环形滑道之间动摩阻力矩的力偶,使上转盘转动带动上承台转动,实现桥梁的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为提供一种适用于转体桥的抗倾覆和防超转的支撑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9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