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原料表面附着力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27537.8 | 申请日: | 2020-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4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晴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F1/08 | 分类号: | C23F1/08 |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李旦 |
| 地址: | 337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原料 表面 附着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原料表面附着力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三组第一转轴,其中一组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箱体内滑动安装有两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两端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箱体内壁对称设置有两组导条,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均转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导条内所述箱体两侧对称安装有托辊,且箱体两侧分别位于两组托辊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液口下方位于箱体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液位开关,所述箱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四组所述电动推杆均固定安装于盖板顶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为空心管结构设置,有效提升其表面度着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涂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升原料表面附着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铜箔表面处理通常包括对粗化层、耐热阻挡层和防氧化层的处理;粗化处理层的目的是为了使铜箔与基材之间具有更强的附着力。
现有技术中,提高附着力的方法是在粗化处理过程中引入砷,抑制树枝状铜的形成,在生箔的孤立的节点上形成松散的瘤体,从而提高其粗糙面的粗糙程度,增强树脂渗入的附着嵌合力;但是,砷属于高毒性的物质,对人体以及环境有着巨大危害,同时也禁止带有高毒性添加剂的铜箔出口,由此,给我国铜箔出口增加了新的贸易壁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原料表面附着力的装置,设置一组箱体对铜箔进行粗化处理,由进液口内注入粗化液,利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带动铜箔浸入粗化液中,省去砷的加入;利用电动推杆带动第二转轴上下移动,配合伺服电机根据电动推杆的工作速度调节转速,使铜箔表面受力均匀,提高粗化处理的效率,有效提升其表面度着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原料表面附着力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三组第一转轴,其中一组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箱体内滑动安装有两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两端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箱体内壁对称设置有两组导条,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均转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导条内;
所述箱体两侧对称安装有托辊,且箱体两侧分别位于两组托辊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液口下方位于箱体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液位开关。
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四组所述电动推杆均固定安装于盖板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为空心管结构设置,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轴头,所述轴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滑块内。
优选的,所述导条内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滑块为T型结构设置,所述滑块和T型滑槽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托辊两端固定安装有带座轴承,所述带座轴承固定安装于箱体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箱体两侧分别开设有矩形槽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一组箱体对铜箔进行粗化处理,由进液口内注入粗化液,利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带动铜箔浸入粗化液中,省去元素“砷”的加入;
2、利用电动推杆带动第二转轴上下移动,配合伺服电机根据电动推杆的工作速度调节转速,使铜箔表面受力均匀,提高粗化处理的效率,有效提升其表面度着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升原料表面附着力的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升原料表面附着力的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升原料表面附着力的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晴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晴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7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用安全制动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回转式工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