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隔离轴承磨损颗粒的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26362.9 | 申请日: | 2020-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3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淇文;陆栋梁;杨智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3/76 | 分类号: | F16C33/76;F16C33/78;F16H57/04;A61M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袁亚军 |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区天雄***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轴承 磨损 颗粒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隔离轴承磨损颗粒的密封结构,包括转轴和轴承,其中,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近端密封盖和近端固定架,另一端设有远端密封盖和远端固定架;所述转轴的近端和驱动动力装置相连;所述近端密封盖外沿、近端固定架、远端固定架、远端密封盖外沿及转轴之间形成灌注流入环腔;所述远端固定架、远端密封盖内壁、近端固定架、近端密封盖内壁之间形成静止密封腔,所述转轴、轴承和驱动动力装置位于静止密封腔内。本实用新型在实现轴润滑、磨损颗粒密封的同时,可以使液体持续从轴承近端进入,并从轴承远端流出;在高速旋转的时候不与任何零件产生摩擦,从而能够隔离住密封部件内的磨损颗粒,防止颗粒进入人体形成血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医疗器械中的密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隔离轴承磨损颗粒的密封结构,用于实现动力源位于体外的介入式泵血导管装置中,减少颗粒进入体内。
背景技术
普通的带密封盖的轴承主要为了防止轴承内润滑脂在轴承运行中,从轴承里飞出;也防止使用环境中的飞尘,粉尘进入轴承,增加摩擦损耗,影响轴承的寿命。
普通的防水轴承是在普通的带密封盖的轴承进行改造,主要在普通密封盖外沿加上橡胶圈,把原来普通密封盖与轴承内圈的间隙用橡胶圈填补,但密封性比较差,只能防溅,不能长时间液体冲刷。
然而轴承密封一般可以分为静密封、动密封、伪静密封以及转化为静密封的动密封。其中静密封是密封集合面间没有相对运动的密封。动密封是密封元件之间彼此有相对运动的密封,又分为往复密封、旋转密封和复合运动密封。伪静密封是一种介于静密封与动密封之间的密封形式,表面上看是静密封,实际上处于微动状态,如机械密封或干气密封中补偿环处的副密封就属于这种密封形式,另外,为了彻底解决动密封问题,出现了如屏蔽泵、磁力传动泵和全封闭压缩机等将动力密封转化为静密封的机械设备。
专利文献CN208535163公开了一种轴承密封结构,通过橡胶密封圈与转轴过盈配合,当转轴高速旋转与停止,橡胶密封圈作往复密封,避免液体进去轴承里。但是轴承所在的结构是浸泡在血液中的,该专利中所提到的结构,转轴与橡胶密封圈在运行时会产生磨损颗粒,颗粒进入人体血液会形成血栓。此外,该专利结构的密封性比较差,只能防溅,不能长时间承受液体冲刷而不产生磨损颗粒。
专利文献CN 109114037公开了一种轴承密封结构,通过磁体流体来防止液体进去,该结构无磨损,零泄漏,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是该专利结构需要比较大空间去实施,而介入医疗器械产品空间比较小,无法实施该结构。
由上可见,轴承密封结构在介入医疗器械领域中,无法直接采用已有的改善方案。一方面,因为工业领域成熟技术方案对应都需要较大的传动结构外径(最小外径不小于10mm),因此无法应用在介入医疗器械的使用场景中。另一方面,现有成熟技术方案更侧重于优先满足密封效果,可密封构件在起到密封时候,也会产生颗粒,随着颗粒进入体内形成血栓,因此无法满足医疗器械介入的使用情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隔离轴承磨损颗粒的密封结构,能够向高速转动转轴持续提供冷却的同时减少产生的磨损颗粒避免其进入患者体内,同时避免人体血液从传动结构回流,并避免液体对传动结构持续的冲洗。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隔离轴承磨损颗粒的密封结构,包括转轴和轴承,其中,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近端密封盖和近端固定架,另一端设有远端密封盖和远端固定架;所述转轴的近端和驱动动力装置的转动元件相连,所述转轴与近端密封盖、远端密封盖之间留有隔离间隙;所述近端密封盖的外沿、近端固定架、远端固定架、远端密封盖的外沿及转轴之间形成灌注流入环腔;所述远端固定架、远端密封盖的内壁、近端固定架、近端密封盖的内壁及转轴之间形成静止密封腔,所述轴承的滚珠位于静止密封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63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夹持式玻璃丝印机
- 下一篇:一种医学检测用的微生物标本取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