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油管内壁自动除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24796.5 | 申请日: | 2020-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4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夏元林;郭英健;祝关伟;王志刚;汤雪丹;李雪;王增龙;杨超;皱志平;赵文涛;任双庆;唐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林威 |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百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8 | 代理人: | 白海军 |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油管 内壁 自动 除垢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钻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油管内壁自动除垢器。包括除垢头、电机和安装体,电机安装在安装体内部,电机的输出轴从安装体的下端伸出,除垢头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体的上端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除垢头整体呈圆台状结构,圆台状结构的小端朝下,大端朝上,圆台状结构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刮片;安装体的外侧安装有扶正块,扶正块的外侧设置有与油管内壁匹配的弧形面,扶正块与安装体之间通过弹簧支撑,扶正块上的弧形面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贴合在油管内壁上;弧形面上加工有防滑齿。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依靠电力工作的油管内壁除垢工具,与现有的洗井除垢方式相比,除垢效率更高,作业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钻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油管内壁自动除垢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中,油井井下的油管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内壁结垢的问题,进而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目前,通常采用洗井方式进行除垢,但是,这种方式作业过程繁琐,成本高,并且有些特殊井况下除垢不够彻底,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油管内壁除垢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油管内壁自动除垢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下油管内壁自动除垢器,包括除垢头、电机和安装体,电机安装在安装体内部,电机的输出轴从安装体的下端伸出,所述除垢头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体的上端连接有钢丝绳;
所述除垢头整体呈圆台状结构,圆台状结构的小端朝下,大端朝上,圆台状结构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刮片;
所述安装体的外侧安装有扶正块,扶正块的外侧设置有与油管内壁匹配的弧形面,扶正块与安装体之间通过弹簧支撑,扶正块上的弧形面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贴合在油管内壁上;
所述弧形面上加工有防滑齿,防滑齿的长度方向与油管的轴线方向一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由蓄电池供电,蓄电池与电机共同安装在安装体内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由电缆供电,电缆位于所述钢丝绳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依靠电力工作的油管内壁除垢工具,与现有的洗井除垢方式相比,除垢效率更高,作业成本更低。同时,对于特殊井况也能保证除垢的彻底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下放钢丝绳的方式实现下放,与现有的作业方式相比,作业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截面图。
图中:1-油管,2-除垢头,3-电机,4-蓄电池,5-安装体,6-扶正块,7-钢丝绳,8-防滑齿,9-螺旋刮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除垢头2、电机3和安装体5,电机3安装在安装体5内部,电机3的输出轴从安装体5的下端伸出,所述除垢头2固定安装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安装体5的上端连接有钢丝绳7;所述除垢头2整体呈圆台状结构,圆台状结构的小端朝下,大端朝上,圆台状结构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刮片9。使用时,启动电机3使除垢头2旋转,除垢头2上的螺旋刮片9便会对油管内壁的垢质进行刮削,从而达到除垢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林威,未经唐林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4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厂房钢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引擎盖总成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