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诱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24596.X | 申请日: | 2020-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8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尹正平;陈忠;何文珍;彭宗华;李素芹;王祖芹;尹珊;蔡永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桔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A01M1/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覃诗龙 |
| 地址: | 443300 湖北省宜昌市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诱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诱捕装置,包括中空的诱捕体和粘接于诱捕体外表面的粘胶层,所述诱捕体内容纳引诱剂,所述诱捕体上开设供引诱剂挥发的通孔,所述诱捕体顶部连接遮盖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诱捕装置,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遮盖部件,使降雨时,雨水从遮盖部件的边缘直接落下,避免雨水进入诱捕体内部,造成稀释引诱剂引起的诱捕能力及诱捕效率等的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害虫是影响其收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害虫中的实蝇为例,实蝇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实蝇是植食性昆虫,每年5月底至7月初是其成虫产卵的活跃期,它们通过尾部的尾针将卵产到植物的果实当中,孵化的幼虫则危害果实。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治实蝇及其它类似害虫对果树的危害,在果树上悬挂了诱捕器,以引诱实蝇并将其粘附致死,防止产卵为害,从而能够提高果树的产量。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1406650.6的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新型害虫诱捕器,是其具有防雨水性能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诱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诱捕器防雨水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诱捕装置,包括中空的诱捕体和粘接于诱捕体外表面的粘胶层,所述诱捕体内容纳引诱剂,所述诱捕体上开设供引诱剂挥发的通孔,所述诱捕体顶部连接遮盖部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诱捕装置,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遮盖部件,使降雨时,雨水从遮盖部件的边缘直接落下,避免雨水进入诱捕体内部,造成稀释引诱剂引起的诱捕能力及诱捕效率等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诱捕装置,包括中空的诱捕体10和粘接于诱捕体10外表面的粘胶层,所述诱捕体10内容纳引诱剂,所述引诱剂为液体引诱剂,所述诱捕体10上开设供引诱剂挥发的通孔11,所述诱捕体10顶部连接遮盖部件12,所述遮盖部件12顶部设置用于安装的连接部件13,连接部件13为耳状、柄状、钩状、片状或链状中的一种。
上述方案主动诱捕的原理:由于诱捕体10内容纳有引诱剂,这样当引诱剂释放后诱导害虫飞向诱捕体10,并在粘胶层上粘住,实现了主动诱捕;上述方案实现防雨水的原理是:上述方案中诱捕体10上设置有遮盖部件13,遮盖部件引导雨水从遮盖部件13外边滴落,可避免雨水从通孔进入诱捕体内,避免雨水稀释引诱剂。
为达到较好的防水性能,至少部分所述通孔11位于所述遮盖部件12的垂直投影范围内。
为进一步增加引诱面积、增强引诱效果,所述诱捕体10底部还连接至少一个辅助诱捕体20,所述辅助诱捕体20具有容纳空腔,且所述容纳空腔与外部大气连通,所述容纳空腔内容纳引诱剂;所述辅助诱捕体20与所述诱捕体10可拆卸式连接,优选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桔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桔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4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