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晶废带输送及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23003.8 | 申请日: | 2020-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3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董威威;王书光;胡柳亮;王详军;虞璐;杜天星;程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兆晶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15/30 | 分类号: | B30B15/30;B30B9/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晶废带 输送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晶废带输送及收集装置,包括废带输送通道、防护罩、压缩空气吹气系统、废带收集坑和打包机,所述的压缩空气吹气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输送管道和空气喷头,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的压缩空气输送管道,所述的空气喷头至少一个,分别连接所述的压缩空气输送管道并朝向废带输送通道的末端呈倾斜角度设置在所述的废带输送通道内壁及底部。该种非晶废带输送及收集装置可以将非晶废带输送到指定的非晶废带打包机前打包,不但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而且可以有效减少非晶废带飞溅造成的划伤等安全事故,另外,该废带输送装置使车间生产环境更为整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晶带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晶废带输送及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非晶带材制备时,在开包卷带之前及卷带换卷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带,常规的方式是通过人工将废带收集起来,然后进行打包回收,再将回收的废带包块重新熔炼使用。这一过程不但增加了工人劳动量及劳动成本,而且会出现非晶废带碎片飞溅造成的划伤等安全事故。专利CN 105710320 B发明了一种非晶带材制备过程中废带的收集装置,但该专利存在明显弊端。该专利中所述结构较为复杂,安装不便,且该专利中收集筐在收集过程中并不能将废带压缩打包,因此收集的废带量少,这样反而增加了换筐的频次,且换筐不易,明显增加了工人劳动量,而收集过程中产生的碎带进入地坑、平移轨道、上升轨道等,也不易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晶废带输送及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非晶废带输送及收集装置,包括废带输送通道、防护罩、压缩空气吹气系统、废带收集坑和打包机,所述的防护罩覆盖在所述的废带输送通道上端,所述的压缩空气吹气系统设置在所述的废带输送通道的内壁及底部,所述的废带收集坑设置在所述的废带输送通道末端,所述的打包机设置在所述的废带收集坑内,所述的压缩空气吹气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输送管道和空气喷头,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的压缩空气输送管道,所述的空气喷头至少一个,分别连接所述的压缩空气输送管道并朝向废带输送通道的末端呈倾斜角度设置在所述的废带输送通道的内壁及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气喷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气孔,所述的喷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空气喷头上。通过喷气孔从而对经过的非晶废带进行吹气,使得非晶废带往废带收集坑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的打包机包括液压机和压板,所述的液压机设置在所述的废带收集坑内右侧内壁,所述的压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液压机并在液压机的轴承带动下可逆时针翻转压缩。通过设置打包机对运输至废带收集坑带材进行压缩打包。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道口,所述的通道口位于所述的废带输送通道前侧端口并与所述的防护罩齐平。通过设置通道口接收导入非晶废带。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带小车,所述的导带小车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废带输送通道前侧端口的左侧,所述的导带小车包括导带槽和滚轮,所述的导带槽安装所述的滚轮上端,所述的导带槽从左往右呈高度不断降低的弧形,且所述的导带槽右侧末端对应所述的通道口。通过设置导带小车进行导带运输进入通道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卷取小车,所述的卷取小车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防护罩上,且所述的卷取小车与所述的导带小车呈一条直线对应设置。通过设置卷取小车卷取收集制造完成的非晶带材。
进一步的,还包括喷嘴、冷却辊和剥离器,所述的冷却辊设置在所述的喷嘴下端,且所述的冷却辊设置在所述的导带小车左侧并与所述的导带小车呈一条直线,所述的剥离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冷却辊的右侧且对应所述的导带小车左侧端口。通过设置喷嘴将钢液喷射至冷却辊上,并通过冷却辊冷却制取非晶带材,最后经过剥离器将非晶带材从冷却辊上进行剥离并输送至导带小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兆晶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兆晶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3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