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用冷暖除霜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0741.7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5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娱;吴平;刘振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劲风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冷暖 除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用冷暖除霜器,属于车用除霜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霜器通用性差、清洁度低、除霜效率低的问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部上侧设有风机,风机下方设有换热器,换热器下方设有制冷芯体,制冷芯体下方设有集液槽,第二壳体内设有出风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换热器和制冷芯体,令除霜器出风方式可依据季节和需求进行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自由选择,扩大通用性,设置集液槽,避免冷凝液的积留,提高整体清洁性,而且将制冷芯体倾斜化,避免进风因冷凝液影响而令传热效率下降的问题,从而提高除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除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客车用冷暖除霜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汽车的舒适、安全等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遇到空气湿度大或者寒冷的天气时,车内挡风玻璃和两侧玻璃会出现霜或者雾,对安全驾驶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除霜器为单暖除霜器,不仅除霜除雾速度慢,而且无法快速调节司机位冷暖,极易引起司机不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通用性强、清洁度高、除霜效率高的客车用冷暖除霜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客车用冷暖除霜器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客车用冷暖除霜器,包括上下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上侧设有两端与第一壳体内壁相连接的风机,所述风机下方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下方设有对进风进行制冷的制冷芯体,所述制冷芯体整体倾斜设置,且与水平线夹角为45~90°,所述制冷芯体一端连通有置于第一壳体侧部的冷媒输入管,所述制冷芯体下方设有收集冷凝液的集液槽,所述集液槽承接于制冷芯体下方,两端向中部弯起,端口与第一壳体底部相持平,底部伸出第一壳体外,所述集液槽左右两端通过旋转盘与第一壳体相连接,所述旋转盘经旋转电机控制旋转角度,所述集液槽一侧设有置于第一壳体底部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由置于第一壳体侧部的风门执行器控制闭合,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与风机相连通的出风机构,所述出风机构包括除霜执行器、吹脸执行器以及吹脚执行器,所述除霜执行器与置于第二壳体顶部的除霜风口相连通,所述吹脸执行器与置于第二壳体侧部的吹脸风口相连通,所述吹脚执行器与置于第二壳体侧部的吹脚风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媒输入管上设有控制制冷芯体启动与停止的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集液槽和进风口表面均铺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吹脚风口与吹脸风口处于第二壳体同一侧,且两者相邻。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底部设有安装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换热器和制冷芯体,令除霜器出风方式可依据季节和需求进行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自由选择,增大除霜器使用的灵活性,扩大其通用性,同时在制冷芯体下方设置集液槽,利用旋转盘控制其翻转,避免冷凝液的积留,提高整体清洁性,而且将制冷芯体倾斜化,避免进风因冷凝液影响而令传热效率下降的问题,从而提高除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液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风机;4.换热器;5.制冷芯体;6.冷媒输入管;7.集液槽;8.旋转盘;9.旋转电机;10.进风口;11.风门执行器;12.除霜风口;13.吹脸风口;14.吹脚风口;15.电磁阀;16.过滤网;17.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劲风汽车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劲风汽车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0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出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浇注机用标识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