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安装支撑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19115.6 | 申请日: | 2020-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8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鹏;李鹏飞;董晓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鹏;李鹏飞;董晓蕾 |
| 主分类号: | E04G1/15 | 分类号: | E04G1/15;E04G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谷利平 |
| 地址: | 261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安装 支撑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建筑安装支撑平台,包括有支撑板和铰接在支撑板前后两端的一对支撑腿,支撑腿底部还活动连接有调节框,支撑腿包括有一对相互铰接的支撑杆,支撑杆顶端铰接在支撑板上,支撑杆底端铰接在调节框上。调节框包括有一对C型的相互铰接的框体,支撑板在前后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铰接槽和滑动槽,支撑板前后端面在铰接槽处开设有铰接孔,支撑板前后端面在滑动槽处开设有长槽口,支撑腿的一对支撑杆的顶端分别铰接在铰接孔内和滑动安装在长槽口内。通过系扎控制连接绳的长短可使一对框体实现转动调节,一对支撑杆也跟随转动调节,可调节支撑板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调节比较方便,不需要组合拼装,相比传统的脚手架调节的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安装用支撑设备,尤其是建筑安装支撑平台。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到支撑平台,尤其是在室内装修施工时,使用的支撑平台要求方便挪动,根据不同的安装高度要求支撑平台可活动调节支撑高度。目前常用脚手架作为安装支撑平台,脚手架通过多层叠放可增加支撑高度,但由于单层脚手架为固定高度,脚手架增加高度不够灵活,会出现单层高度不够,多层叠放的高度过高的问题。脚手架的结构多为组装结构,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组装,组装比较费时费力,尤其多层脚手架组装时,多层脚手架的支撑稳定性不高。目前还常用扶梯来作为安装支撑平台,扶梯的结构小巧,但扶梯与地面的接触面较小,扶梯的支撑稳定性较差,站在扶梯上施工安装不够安全。就上述问题,我们发明了建筑安装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可活动调节支撑高度,支撑腿与支撑板之间为连接结构,调节支撑高度不需要活动组装,调节支撑高度比较方便省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建筑安装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可活动调节支撑高度,支撑腿与支撑板之间为连接结构,调节支撑高度不需要活动组装,调节支撑高度比较方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建筑安装支撑平台,包括有支撑板和铰接在支撑板前后两端的一对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还活动连接有调节框;所述支撑腿包括有一对相互铰接的支撑杆,一对支撑杆的中间位置由铰接栓相铰接,所述支撑杆顶端铰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杆底端铰接在调节框上;所述调节框包括有一对C型的框体,一对所述框体的端部相互铰接;所述支撑板在前后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铰接槽和滑动槽,所述支撑板前后端面在铰接槽处开设有铰接孔,所述支撑板前后端面在滑动槽处开设有长槽口,所述支撑腿的一对支撑杆的顶端分别铰接在铰接孔内和滑动安装在长槽口内;一对所述框体之间还系扎有连接绳。
进一步的有,所述支撑杆两端朝外设有铰接轴,所述支撑腿的一对支撑杆顶端的一对铰接轴分别穿设在铰接孔和长槽口内。
进一步的有,所述框体两侧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支撑腿的一对支撑杆底端的一对铰接轴分别穿设在一对框体的转动孔内。
进一步的有,一对所述框体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的两端设有铰接柱;所述第二框体的两端设有铰接框,所述铰接框与铰接柱相铰接。
进一步的有,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中间部分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绳系扎在连接块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为建筑安装支撑平台,包括有支撑板和铰接在支撑板前后两端的一对支撑腿,支撑腿底部还活动连接有调节框,支撑腿包括有一对相互铰接的支撑杆,支撑杆顶端铰接在支撑板上,支撑杆底端铰接在调节框上。调节框包括有一对C型的相互铰接的框体,支撑板在前后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铰接槽和滑动槽,支撑板前后端面在铰接槽处开设有铰接孔,支撑板前后端面在滑动槽处开设有长槽口,支撑腿的一对支撑杆的顶端分别铰接在铰接孔内和滑动安装在长槽口内。支撑腿的一对支撑杆的底端铰接在调节框上,调节框的一对框体呈C型且端部相互铰接,一对框体之间还系扎有连接绳,通过系扎控制连接绳的长短可使一对框体实现转动调节,一对支撑杆也跟随转动调节,可调节支撑板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调节比较方便,不需要组合拼装,相比传统的脚手架调节的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鹏;李鹏飞;董晓蕾,未经刘新鹏;李鹏飞;董晓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9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链条掉落的自行车前花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城市新能源路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