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垃圾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9022.3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6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程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丽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056001 河北省邯郸市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利工程 垃圾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垃圾过滤装置,涉及水利工程领域。该用于水利工程的垃圾过滤装置,包括疏网板和密网板,疏网板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水板,疏网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疏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桶,密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该用于水利工程的垃圾过滤装置,通过疏网板和密网板进行垃圾按大小分开过滤筛选避免筛网堵塞,同时水流对挡水板起到冲击作用,使得浮桶发生上下浮动,同时伸缩杆在拉伸后有复位趋势,使得疏网板和密网板进发生上下晃动,垃圾在多次抖动后会缓慢进入到进料斗中,同时在移动垃圾的过程中筛滤出垃圾内部的水分,使得垃圾减重,方便后期垃圾运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垃圾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几乎所有地方都遍部人类所制造的垃圾,而这些垃圾在经过风吹和雨水冲击后很多会落入到水域中,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使得水体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同时很多水生动物死亡,更加加剧水体污染,使得人类无法饮用。
因此现在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不仅仅是从污染来源上进行控制,同时对于水体中的垃圾也需要进行打捞和过滤,减少水体污染,在水利工程中,一般是在排水渠或者泄洪口架设滤网,通过滤网进行过滤,但是由于水体中的垃圾存在大小差异,如果网径过密很容易发生堵塞,如果网径过疏怎会出现过滤不彻底,同时过滤后的垃圾需要通过人力或者机械进行即时清理,辅助垃圾堆积会使得滤网再次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垃圾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垃圾过滤装置,包括疏网板和密网板,所述疏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网板,所述疏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疏网板靠近弧形板的一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疏网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疏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排水口的外表面,所述疏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桶,所述疏网板远离浮桶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密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疏网板和密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密网板的倾斜度大于疏网板倾斜度。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粗杆、细杆和弹簧,所述粗杆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细杆的一端活动卡接在粗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粗杆和细杆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头,所述粗杆通过固定头螺纹连接在疏网板的两侧,所述细杆通过固定头螺纹连接在出水口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浮桶包括桶体和连接杆,所述桶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桶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疏网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的上方开口正对疏网板和密网板的出料口处,所述进料斗的内部两侧对称开设有导料口,所述出料管固定连接在导料口的外表面,所述进料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浮桶的高度与进料斗的高度相同,所述进料斗高于水池水面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垃圾过滤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用于水利工程的垃圾过滤装置,通过将该装置安装在水利工程的排水渠或者泄洪口处,当水流向该装置流动时,水流首先落到疏网板上的挡水板上,疏网板首先对较大的垃圾进行筛选,然后通过密网板进行小型垃圾过滤筛选,分类筛选避免筛网堵塞,同时水流对挡水板起到冲击作用,使得浮桶发生上下浮动,同时疏网板两侧的伸缩杆在拉伸后有复位趋势,使得疏网板和密网板进发生上下晃动,由于疏网板和密网板均为倾斜设置,因此垃圾在多次抖动后会缓慢进入到进料斗中,最终通过出料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丽,未经李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9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