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水冷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17496.4 | 申请日: | 2020-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2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礼平;魏远海;黄万鹏;李高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8F3/06;F28F9/26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水冷 | ||
一种集成式水冷头,组成元件包括冷却底板、冷却翅片、分流板、上盖、进水管以及出水管。组成元件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冷却底板上加工有冷却翅片,冷却底板与上盖端面配合,分流板与上盖内腔凸台配合,进水管、出水管与上盖顶部装配,所有部件组装后通过高温钎焊焊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水冷头内腔有分流板,能均匀的分流冷却介质到冷却底板上的冷却翅片,并且水冷头为整体式焊接,降低装配漏水风险,且结构更加紧凑,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设备的散热装置,特别是服务器、网络设备、计算机、逆变器、稳压电源、电池组等机电设备的散热装置,具体为一种集成式水冷头。
背景技术
由于水冷散热比风冷更均匀、效率更高、噪声更小的优点,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以及各种机电设备,一般使用水冷方式冷却CPU、大功率芯片、大功率晶体管等发热电子元件。水冷方式基本上由冷却底板、水泵、散热器、风扇组成。传统的水冷头结构是机械加工成型冷却底板、外加密封圈以及组装式的上盖,螺钉,以及带有螺牙的进出水管、O型密封圈。各部件使用螺钉紧固而成,密闭主要靠密封圈保证。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部件的产品可靠性自然而然的降低,甚至有失效泄漏的风险造成其他核心部件损坏。同时传统的水冷头未设置有冷却液体分流的结构造成局部受热不均的问题。同时装配的水冷头结构上占据很大的空间,不够紧凑,不利于结构微型化、轻量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水冷头局部受热不均、产品结构不紧凑、可靠性差、成本高等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集成式水冷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水冷头,组成元件包括冷却底板、冷却翅片、分流板、上盖、进水管以及出水管,
所述组成元件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为:所述冷却底板上加工有冷却翅片,冷却底板与上盖端面配合,分流板与上盖内腔凸台配合,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在上盖顶部,所有部件组装后通过钎焊形成密闭一体。
所述上盖通过冲压内腔有凸台与分流板装配钎焊组成一体。
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钎焊组成一体。
所述集成式水冷头材质为铜合金或铝合金。
所述冷却底板上的冷却翅片高度为2~5mm,厚度为0.2~0.5mm,翅片间距为0.2~0.5mm。
所述冷却底板上冷却翅片形状呈U型、三角型、错齿型、方型或其结合。
所述分流板中部或侧面有冲压拉深成型均匀的槽孔,使冷却介质均匀分流到冷却翅片上。
所述的进水管、出水管由机械加工或滚筋实现,水管端部有倒刺凸筋。
所述冷却底板的底面一面接触热源冷却或是底面和顶面都接触热源双面冷却。
工作原理及过程
集成式水冷头,冷却介质经进水管口流进上盖内腔的分流板,由分流板的槽孔均匀分流到冷却底板的冷却翅片上,热源的热量由冷却底板底面接触传导到冷却底板的冷却翅片上,冷却介质经过冷却翅片带走热量,热的冷却介质由出水管流出到,实现一个导热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优点:
进、出水管钎焊在上盖上,上盖与分流板及冷却底板、冷却翅片钎焊在一起,最终整体钎焊形成一体,减少O型圈和螺钉的装配使用,降低漏水的风险,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同时内腔分流板能均匀的分流冷却介质到冷却翅片的各个部位,提升产品的导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式水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式水冷头图1-1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7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分泌物采集装置及鼻分泌物采集盒
- 下一篇:一种可防烫组合式陶瓷茶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