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力筛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7071.3 | 申请日: | 202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8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丁旺;侯湃;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劳沃(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2 | 分类号: | B07B1/2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筛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筛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机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所述第一滤筒位于所述第二滤筒内且两者间隔设置,所述进料口位于第一滤筒内,所述第一滤筒和所述第二滤筒上均开设有筛孔,位于所述第一滤筒上的所述筛孔直径大于位于所述第二滤筒上的所述筛孔直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滤筒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滤筒和所述第二滤筒之间设置有带动所述第二滤筒与所述第一滤筒反向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下盖板上开设有第一排料口和第二排料口。该装置具有充分对物料进行筛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筛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重力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种子在中含有细沙以及一些不饱和或干瘪的种子,若不事先将这些不好的种子和杂质挑选出来,影响大大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传统的种子挑选方式多由人工进行,此方式费时费力,还不能保证能够将种子内的杂质和干瘪种子充分挑选出来。
目前,传统使用的重力筛分机,通过重力来实现筛选的功能,但是现有的重力筛分机在筛选过程,往往物料不均匀的分布在筛分机内,使得筛分的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筛分装置,该装置具有充分对物料进行筛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重力筛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机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所述第一滤筒位于所述第二滤筒内且两者间隔设置,所述进料口位于第一滤筒内,所述第一滤筒和所述第二滤筒上均开设有筛孔,位于所述第一滤筒上的所述筛孔直径大于位于所述第二滤筒上的所述筛孔直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滤筒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滤筒和所述第二滤筒之间设置有带动所述第二滤筒与所述第一滤筒反向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下盖板上开设有用于排出第一滤筒内物料的第一排料口和用于排出第二滤筒内物料的第二排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料口将物料加入到第一滤筒内,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滤筒滚动;当物料的直径小于第一滤筒上筛孔的直径时,通过筛孔掉落到第二滤筒内,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第二滤筒进行与第一滤筒相反方向的滚动,当第二滤筒内物料的直径小于第二滤筒上筛孔的直径时,通过筛孔掉落到机体的内壁;并通过第一排料口、第二排料口以及出料口分别将位于第一滤筒、第二滤筒以及机体内物料排出,从而实现对物料的筛分。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充分对物料进行筛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滤筒内的转动轴、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滤筒和所述转动轴之间的连接杆以及设置于所述上盖板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滤筒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外周面、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滤筒的内周面,所述下盖板靠近所述机体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心转动、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盖板的转动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并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滤筒转动;当物料的直径小于第一滤筒筛孔的直径时,通过筛孔掉落到第二滤筒内,从而实现对物料的一级筛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滤筒外周面且与所述第一滤筒同轴心转动的主动外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滤筒内壁且与所述主动外齿轮同轴心转动的内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动外齿轮与所述内齿轮之间的从动外齿轮,所述从动外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外齿轮、所述内齿轮啮合,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转动连接于所述从动外齿轮的轴心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杆实现对从动外齿轮的限定,实现从动齿轮于主动齿轮与内齿轮之间的动力传送;通过从动外齿轮同时与主动外齿轮和内齿轮之间的啮合实现第一滤筒与第二滤筒之间的动力传送,使第二滤筒与第一滤筒之间的反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劳沃(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克劳沃(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7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