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节型引流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6530.6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7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袁渝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裕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408200 重庆市涪陵区丰***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引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型引流袋结构,包括引流袋体和设置在引流袋体上的导管和固定在导管顶端的穿刺针,在导管上固定有计量器和单向阀,在引流袋体的底部固定有排液开关,在引流袋体内设置有活塞,在引流袋的顶壁上开设有通孔,在引流袋的顶壁上一体成型有螺纹套筒,在通孔内设置有调节杆,在调节杆的顶端一体成型有横向支杆,调节杆的底端与活塞的顶面一体成型,在螺纹套筒内设置有调节外螺纹筒,在活塞的边沿上粘固有橡胶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活塞的位置,从而实现引流袋体内的负压控制,以满足引流需求,同时整体的调节范围较大,有利于提高整体的适用范围,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引流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型引流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临床上重症患者较多,常常出现多浆膜腔积液的情况,为了明确诊断或
治疗的需要,临床上常常给这些患者进行置管引流积液,而使用的引流管通常为锁穿管,外接引流袋,以将积液导出。但是在积液进入引流袋后,由于压强差减少,引流的速度逐渐降低,引流的效率不高,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适用性强的调节型引流袋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节型引流袋结构,包括引流袋体和设置在所述引流袋体上的导管和固定在所述导管顶端的穿刺针,在所述导管上固定有计量器和单向阀,在所述引流袋体的底部固定有排液开关,在所述引流袋体内设置有活塞,在所述引流袋的顶壁上开设有通孔,在所述引流袋的顶壁上一体成型有螺纹套筒,在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调节杆,在所述调节杆的顶端一体成型有横向支杆,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与所述活塞的顶面一体成型,在所述螺纹套筒内设置有调节外螺纹筒,所述调节外螺纹筒的顶端抵压在所述横向支杆的底面且所述调节杆穿设在所述调节外螺纹筒内,在所述活塞的边沿上粘固有橡胶圈。
在所述引流袋体的顶壁上开设有底面开口的圆形腔,所述活塞处于所述圆形腔内。
在所述导管上设置有止流夹,在所述圆形腔的外壁上标有指示刻度。
所述调节杆、螺纹套筒和调节外螺纹筒均为塑胶结构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操作便捷,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活塞的位置,从而实现引流袋体内的负压控制,以满足引流需求,同时整体的调节范围较大,有利于提高整体的适用范围,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1,一种调节型引流袋结构,包括引流袋体1和设置在所述引流袋体上的导管2和固定在所述导管顶端的穿刺针3,在所述导管上固定有计量器4和单向阀5,上述结构为现有技术的常规结构,故未详细记载,在所述引流袋体的底部固定有排液开关6,在所述引流袋体内设置有活塞7,在所述引流袋的顶壁上开设有通孔8,在所述引流袋的顶壁上一体成型有螺纹套筒9,在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调节杆10,在所述调节杆的顶端一体成型有横向支杆11,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与所述活塞的顶面一体成型,在所述螺纹套筒内设置有调节外螺纹筒12,所述调节外螺纹筒的顶端抵压在所述横向支杆的底面且所述调节杆穿设在所述调节外螺纹筒内,在所述活塞的边沿上粘固有橡胶圈13。在使用时,提拉调节杆的位置,然后控制调节外螺纹筒在螺纹套筒的高度,并使调节外螺纹筒的顶端抵压在横向支杆的底面使调节杆定位,实现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裕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裕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6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