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气道湿化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6097.6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5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田思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思维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业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气道湿化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气道湿化泵,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道湿化泵无法随身携带的技术问题。该便携气道湿化泵包括湿化箱、背带和湿化插管,背带与湿化箱连接,湿化箱通过背带固定在人体上。湿化插管与湿化箱连接,且湿化插管沿着背带延伸至人体颈部和/或肩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气道湿化泵通过设置背带使得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在手术后能够随身佩戴,进而保证患者气道随时随地能够得到无间隙的湿化,以便气管切开手术患者的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气道湿化泵。
背景技术
患者在气管切开手术后,呼吸道被导管代替,使得呼吸道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被破坏,进而导致呼吸道自主加温、湿化、过滤和咳嗽丧失,防御能力削弱,进而呼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全部由下呼吸道来实现。若气道湿化不够,易造成下呼吸道失水,气道干燥,纤毛运动抑制或丧失,分泌物变黏稠,易形成痰痂或血痂,导致排痰不畅、气管堵塞、缺氧,引发肺不张和继发下呼吸道感染,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此,急需提供一种便于随身携带的气道湿化泵,以保证患者在呼吸道能够保持湿化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便携气道湿化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道湿化泵无法随身携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够达到诸多有益技术效果,具体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气道湿化泵包括湿化箱、背带和湿化插管,背带与湿化箱连接,湿化箱通过背带固定在人体上;湿化插管与湿化箱连接,且湿化插管沿着背带延伸至人体颈部和/或肩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肩带包括挎带和腰带,跨带的两端与湿化箱连接,且挎带斜跨在人体肩上,腰带的两端与湿化箱连接,且腰带环绕捆绑在人体腰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肩带包括管路固定件,湿化插管通过管路固定件固定在肩带上,并且湿化管道沿着肩带延伸至人体颈部和/或肩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湿化箱包括储液单元、泵体,泵体的出液口与湿化插管连接,泵体的进液口与储液单元连接,泵体将储液单元内的液体抽出并通过湿化插管输入人体气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储液单元包括储液盒和储液袋,储液袋位于储液盒内,且储液袋与泵体通过管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储液袋包括加液口和出液口,加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位于储液袋的顶部和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替代的技术方案,加液口和出液口位于储液袋的顶部,出液口连接有汲液管道,汲液管道延伸至储液袋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便携气道湿化泵还包括显示单元、微控制单元和蓄电单元,显示单元与微控制单元连接,微控制单元与蓄电单元和泵体连接,且微控制单元控制泵体的抽取液体的速率,并将抽取速率通过显示单元显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便携气道湿化泵还包括空气感测单元,空气感测单元位于湿化箱上,且湿化插管穿过空气感测单元与泵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空气感测单元包括红外线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使用时,红外线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位于湿化插管的两侧,且红外线发射管发射出的红外线穿过湿化插管并传输至光敏接收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红外线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通过电压信号采集电路与微控制单元连接,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报警单元连接,且微控制单元基于电压信号采集电路采集的电压信号控制报警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气道湿化泵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思维,未经田思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6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