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充电枪的浪涌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3681.6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7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周小姣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充电 浪涌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流充电枪的浪涌防护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浪涌防护等级低,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本交流充电枪的浪涌防护结构包括设置于交流充电枪内的浪涌防护电路,浪涌防护电路包括用于连接负载电路与火线的火线接口、用于连接负载电路与零线的零线接口和用于连接负载电路与地线的接口,火线接口与零线接口之间连接有串联连接的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一气体放电管,火线接口与地线接口之间连接有串联连接的第二压敏电阻和第二气体放电管,零线线接口与地线接口之间连接有串联连接的第三压敏电阻和第三气体放电管。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浪涌防护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交流充电枪的浪涌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以插电式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受到产业政策和消费者需求的双重推动,其普及趋势日趋明显。与汽油机或者柴油机需要定期加油不同,插电式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需要定期充电。
电动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电缆一边连接于充电桩或交流供电网,一边通过充电枪连接于电动汽车。目前电动车的交流充电越来越普及使用,而且单次充电的时间很长,很多需要10小时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发生雷电等现象,雷电发生时会在充电枪内形成浪涌电流,造成充电枪损坏,甚至正在充电的电器损坏。
现有的充电枪虽然有配置无浪涌保护电话或有防护电路,如图3公开的浪涌防护电路,在火线L和零线N之间串联压敏电阻MOV,零线N与地PE之间串联气体放电管GDT,之后的零线N和火线L分别连接后级被保护电路。但是现有的浪涌防护电路存在以下不足:
1、抗浪涌的等级较低,对于雷电较多的地域或电网构成较复杂的情况下,易产生较多的浪涌干扰能量,低等级防护电路无法起到浪涌防护功能,浪涌防护可靠性差;
2、现有的浪涌防护电路无法适用不同浪涌防护需求,而且也无法依据实际防护需求使用,通用性差;
3、现有的浪涌防护电路一旦因浪涌冲击损坏,就要更换整个充电枪,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交流充电枪的浪涌防护结构,该交流充电枪的浪涌防护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浪涌防护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交流充电枪的浪涌防护结构,包括设置于交流充电枪内的浪涌防护电路,所述浪涌防护电路包括用于连接负载电路与火线的火线接口、用于连接负载电路与零线的零线接口和用于连接负载电路与地线的接口,所述火线接口与零线接口之间连接有串联连接的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一气体放电管,所述火线接口与地线接口之间连接有串联连接的第二压敏电阻和第二气体放电管,所述零线线接口与地线接口之间连接有串联连接的第三压敏电阻和第三气体放电管。
本交流充电枪的浪涌防护结构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交流充电枪时,由于零线和火线之间连接有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一气体放电管,可以吸收火线与零线之间的差模浪涌;而火线与地线之间的工模浪涌可以通过第二压敏电阻和第二气体放电管吸收;零线与地线之间的共模浪涌可以由第三压敏电阻和第三气体放电管吸收,有效实现了浪涌防护,而且本浪涌防护结构是采用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串联连接的方式分别连接在火线接口和零线接口之间、火线接口和地线接口之间以及零线接口和地线接口之间,这样的设计,能够屏蔽压敏电阻的漏电流现象,延长压敏电阻的使用寿命,避免压敏电阻失效后存在安全风险,有效提高了浪涌防护的可靠性。
在上述的交流充电枪的浪涌防护结构中,所述火线接口包括用于与火线连接的火线输入接口和用于与负载电路连接的火线输出接口,所述火线输入接口与火线输出接口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一热敏电阻,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火线输出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3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机动车交通提示设施
- 下一篇: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