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热再生搅拌缸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1864.4 | 申请日: | 202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1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林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会敏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再生 搅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热再生搅拌缸,包括搅拌缸主体、碳纤维石英电热管、石墨润滑防粘层和振动下料板,所述搅拌缸主体顶部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投料斗,所述搅拌缸主体一端通过安装座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缸主体内部设置有搅拌棒,所述搅拌缸主体的内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碳纤维石英电热管,所述搅拌缸主体内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斜型下料板,所述搅拌缸主体内表层通过防水胶粘接有石墨润滑防粘层,所述投料斗内部设置有振动下料板,所述振动下料板下端设置有凸轮。本实用新型效果显著,操作简单,经久耐用,能够满足工作需求,适合普遍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再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热再生搅拌缸。
背景技术
热再生一般是指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后运回拌和厂,再集中破碎,根据路面不同层次的质量要求,进行配比设计,确定旧沥青混合料的添加比例,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在拌和机中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合成新的混合料,从而获得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凝土,铺筑成再生沥青路面,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专利号CN201820675410.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热再生设备,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可转动的搅拌滚筒,机架上设有将沥青材料输送至所述搅拌滚筒内搅拌的进料装置,进料装置的一侧设有可向进料装置内导入沥青材料的牵引送料装置,机架上位于搅拌滚筒上部设有对搅拌滚筒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机架上还设有用于往机架外喷洒经加热的乳化沥青的乳化沥青喷洒系统。本申请的沥青混合料热再生设备,通过在进料装置一侧设有牵引送料装置,在搅拌滚筒内的沥青量不足时,可向进料装置内自动添加沥青混合料,无需人工操作搬运,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且无需工人攀爬到设备上倾倒沥青混合料,使工人的人身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上述的沥青混合料热再生设备有些不足之处:1、不能对沥青混合物进行加热,在低温环境下,沥青混合物容易因温度较低而变得浓稠,使得搅拌混合的效果不好。2、不具有防止沥青混合物粘黏在搅拌罐内壁上的功能,混合物不能够完全的被排出。3、在将原料投入的过程中,原料容易堵塞投料通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热再生搅拌缸,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的热再生搅拌缸,包括搅拌缸主体、碳纤维石英电热管、石墨润滑防粘层和振动下料板,所述搅拌缸主体顶部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投料斗,所述搅拌缸主体一端通过安装座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缸主体内部设置有搅拌棒,所述搅拌缸主体的内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碳纤维石英电热管,所述搅拌缸主体内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斜型下料板,所述搅拌缸主体内表层通过防水胶粘接有石墨润滑防粘层,所述投料斗内部设置有振动下料板,所述振动下料板下端设置有凸轮。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缸主体底部两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排料通道且排料通道与搅拌缸主体互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棒的一端通过螺钉和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棒的外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搅拌叶。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下料板的一端通过阻尼转轴和投料斗的内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润滑防粘层涂覆于斜型下料板的外表面,所述斜型下料板之间设有开口且开口位于排料通道的正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人员将搅拌电机和碳纤维石英电热管接通电源,碳纤维石英电热管具有传热性能较好、加热快速等优点,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热量传导至搅拌缸主体内的沥青混合物中,使沥青混合物的温度上升,沥青混合物可以长时间的保持便于流动的液态,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棒和搅拌叶进行快速转动,随着搅拌棒和搅拌叶的搅拌,以及沥青混合物自身温度的上升,从而能够使得沥青混合物和其它添加剂能够更加均匀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会敏,未经林会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18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栗开口传动夹持装置
- 下一篇:助力自行车的转速传感结构